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朱巧

标题包含
送朱巧
西上欣逢雨送舟,不殊一鹗举清秋。旧闻王灿依刘表,今见何常荐马周。总帅好贤敦古礼,书生立志绍前修。吾宗后学当期子,尔祖声名万古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西前进欣喜地遇到了雨送舟这样的场景,这就像一只孤独的鹰在秋天的天空中翱翔。古代有传闻说王灿依附于刘表,今天又有谁像曾经荐马周那样的伯乐呢?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好贤并遵守古老的礼仪,一个读书人应该立志继承先贤的事业。我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为这样的人,因为他们祖父的声名将会流传万古。
去完善
释义
1. 西上:向西行去,此处指代前往西方的旅程。 2. 欣逢:高兴地遇到。 3. 雨送舟:指雨水为船只送去航行。 4. 不殊:不同;特别。 5. 一鹗:比喻优秀的人才。 6. 举清秋:指选拔人才在秋季进行。 7. 王粲依刘表:东汉末年著名文人王粲依附刘表的典故,这里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受到贤能者的器重。 8. 何常荐马周:唐代何常举荐马周的典故,比喻发现、推荐贤才的行为。 9. 总帅:军队主帅,此处可能是对地方长官的敬称。 10. 好贤:尊重贤能之人。 11. 敦古礼:遵守古代礼仪。 12. 书生:读书人,知识分子。 13. 立志:立下志向。 14. 绍前修:继承前辈的美德。 15. 吾宗后学:同族的后辈学子。 16. 当期子:应当期待成为有才之人。 17. 尔祖:你的祖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朱升写给他的侄子朱巧的一首送别诗。首联“西上欣逢雨送舟,不殊一鹗举清秋”描绘了作者在西行途中遇到雨天送行的场景,比喻朱巧的才华如同一只秋天的鹗鸟一样引人注目。颔联“旧闻王粲依刘表,今见何常荐马周”则用王粲依刘表、何常荐马周的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朱巧的期望和赞誉。颈联“总帅好贤敦古礼,书生立志绍前修”进一步表达了对朱巧才学和品德的认可,以及对其未来的期许。尾联“吾宗后学当期子,尔祖声名万古留”则寄语朱巧,希望他能继承家族的优秀传统,成为一代英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朱巧才学的赞美,也有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朱巧》是朱升在明初时期创作的五言诗。朱升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他在洪武年间任翰林院学士、奉直大夫等职。这首诗作于朱元璋统一江南后的不久,朱升在此时见证了国家新立、百废待兴的情景。 当时,元朝刚刚灭亡,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朱升作为朝廷的重臣,积极辅佐朱元璋治国安邦。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朱升也面临着诸多人生际遇。一方面,他需要在朝廷中担当重任,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他又需关注民生疾苦,体恤百姓。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在《送朱巧》这首诗中,朱升通过对故乡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故土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辛,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朱升个人的家国情怀,也反映出明朝初期社会现实的缩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