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琴德素高昔尝供奉先帝闻予所藏宝琴而挥弄不忍去因为作歌以写其意云
双塔老师古突兀,索我瑶琴一挥拂。
风吹仙籁下虚空,满坐沈沈竦毛骨。
按抑不知声在指,指自不知心所起。
节奏可尽韵可收,时于疎澹之中寄深意。
意深味薄我独知,陶然直到羲皇世。
曲终瞑目师不言,忽言昔常奉至尊。
祥符天子政多暇,诏求绝艺传中阍。
紫宸仗退霜日红,随鞭入对蓬莱宫。
平戎一弄沃舜聪,貂珰壁立亦动容。
紫兰之袍出禁府,声华一日千门通。
今来老病卧泽国,赏音不遇前事空。
一双玉鹤天上飞,人间但见枯死桐。
幸逢宝器惬心手,因声感旧涕洒胸。
顾我踟蹰不忍去,将行更欲留悲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位名师的曲子突然响起,请让我拨动瑶琴,演奏一曲。悠扬的乐声如同从仙境吹来,回荡在虚空中,令听众沉浸其中,不禁竖起汗毛。指尖下流淌出的音乐不知不觉地触动着心灵,乐曲的节奏仿佛可以掌控,而韵味也得以尽情展现,时常在淡雅之中传递着深厚的内涵。这深邃的意境只有我能领悟,陶醉在这美妙的旋律中,仿佛回到了远古的时代。一曲结束后,老师并未发表意见,却突然说起当年曾侍奉过皇上。那时,是祥符年间,皇帝政务之余,召见了各种技艺之人进宫。朝会结束后,我们随着马鞭进入蓬莱宫,奏起了平定边疆的音乐,令君主和宫廷里的官员都深受感动。后来,我被赐给紫色的兰花袍子,我的名声传遍了整个皇宫。如今年老多病,沦落在水乡泽国,知音难觅,往事如烟。那一对白玉鹤已飞上了天,人间只能看到干枯的死桐。幸运的是,有幸遇到了合适的乐器,感叹过去的声音,泪水涌上心头。看着我犹豫不决的样子,实在不忍离去,将要离开的时候还想留下一些悲伤的音符。
去完善
释义
双塔:指双塔寺,位于开封;
老师:指双塔寺的僧人;
古突兀:形容双塔寺历史悠久;
索:请求;
瑶琴:指珍奇的琴;
一挥拂:弹奏一下;
仙籁:美妙的音乐;
沈沈:形容气氛庄重严肃;
竦毛骨:令听众毛骨悚然;
按抑:控制音调;
不知声在指,指自不知心所起:形容音乐已融合身心;
节奏可尽韵可收:指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完美;
疏澹:宽松的氛围;
时于疏澹之中寄深意:指在平淡的音乐中寄托深厚的情感;
意深味薄我独知:只有作者自己理解音乐深远的意味;
陶然直到羲皇世:形容陶醉其中,如同回到远古时代;
曲终瞑目:指音乐结束;
祥符:宋真宗年号,公元1008年至1016年;
政多暇:政务闲暇;
诏求绝艺传中阍:指皇帝下令征集绝技进宫表演;
紫宸仗退霜日红:描绘皇宫内院壮丽景色;
平戎:指平定边患;
沃舜聪:启发皇帝的明智;
貂珰壁立:比喻大臣恭敬站立;
紫兰之袍出禁府:意指因表演出色受到皇帝嘉奖;
声华一日千门通:声誉迅速传播四方;
泽国:指湖南岳阳一带地区;
赏音不遇前事空:指知音难觅,往事已成空;
一双玉鹤天上飞:喻指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
枯死桐:暗含庄子鼓盆的故事,感慨逝者如斯;
惬心手:指演奏得心应手;
因声感旧涕洒胸:表达听到宝琴演奏引发的对过去的感慨;
踟蹰:犹豫;
将行更欲留悲风:将要离开仍希望留下悲伤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苏舜钦的这首长诗《演化琴德素高昔尝供奉先帝闻予所藏宝琴而挥弄不忍去因为作歌以写其意云》,生动地描述了他在弹奏古琴时的深切感受和对音乐的热爱。诗人通过描述古塔老师的琴声,表达了音乐的美妙和感人之处,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艺术追求与执着。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诗人以古塔老师的琴声开篇,强调琴声的独特韵味;其次,通过描绘琴声的魅力和自己的心灵感悟,表达了音乐对人情感的触动;最后,通过回顾过去的宫廷生活,感慨现今的境况,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音乐修养。通过对琴声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和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使整首诗显得意味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舜钦,创作于宋仁宗时期(963-1022年)。在这个时期,诗人在朝为官,曾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学识渊博,对音乐和诗歌都有很高的造诣。
在宋代,音乐文化非常繁荣,特别是宫廷音乐,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苏舜钦作为一位热爱音乐的文人,他对音乐的见解独到,这首诗歌就充分展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苏舜钦通过描绘一把宝琴的特点和历史,表达了他对音乐的赞美和对古代宫廷音乐的怀念。他提到这把宝琴曾经供奉先帝,说明这把琴的历史悠久,可能曾是宫廷中的珍品。诗人通过对这把琴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宫廷音乐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