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 天宇迥,物华幽。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些心事实在难以言说清楚,不如等到明日再借酒消愁吧。
去完善
释义
扶头:指饮酒解愁
去完善
赏析
此词上片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悠远的画面,“客子”“好景”等词语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随后以“西楼”为中心展开描写,通过“明月”“冰雪”“百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豪迈又孤寂的氛围。“鲸饮”两句更是将词人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则从景物过渡到情感抒发,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中原大地的遗憾与忧愁。“英雄老矣”的感叹直击人心,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愤。结尾处“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看似洒脱,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惆怅与不甘。 整首词融景、情、理于一体,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更有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语言凝练含蓄,意境雄浑壮阔,充分体现了辛弃疾词作的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彼时辛弃疾正处人生盛年却壮志未酬。作为一个矢志北伐、渴望恢复中原的爱国词人,他目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不思进取,内心充满愤懑与无奈。这首词借登楼赏月之景,抒发了他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英雄迟暮的感慨。在中秋佳节之际,诗人独上西楼,面对明月清景,不禁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意境开阔而又饱含忧思的词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