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国贺正旦使人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 其二

标题包含
金国贺正旦使人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 其二
六龙扶辇下云间,紫殿风微响佩环。 朔漠远驰邻国信,前星亲押外朝班。 九宾重译瞻宸极,万岁三声绕寿山。 大史预占年大有,更添喜色上天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名臣、理学家,被誉为“闽学四贤”之一。 真德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历任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六匹骏马拉着华丽的车驾从云端缓缓降临,紫色的宫殿里微风轻轻吹过,玉佩叮当作响。 来自远方的邻国使者们飞速前来拜见,皇帝亲自主持外朝的百官班列。 在外交场合,九位重要的宾客共同聆听皇帝的旨意,高呼万岁之声环绕在长寿山之间。 皇家史官已经预测到这一年将会五谷丰登,更加增添了皇帝的欢喜和天子的威仪。
去完善
释义
1. 六龙:指皇帝的轿子,即龙辇。这里用来比喻皇帝。 2. 扶辇:指皇帝乘车驾临。 3. 云间:指天空中。 4. 紫殿:指皇宫。 5. 风微:指微风吹拂。 6. 响佩环:指玉佩和玉环发出的清脆声响。 7.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这里指金国。 8. 邻国信:指金国使者前来祝贺的信息。 9. 前星:指启明星,寓意皇帝。 10. 押外朝班:指安排外朝的班次。 11. 九宾:指众多国家的使节。 12. 重译:指通过翻译与外国人沟通。 13. 瞻宸极:指朝拜皇帝。 14. 万岁三声:指祝贺皇帝万寿无疆的声音连响三次。 15. 绕寿山:指环绕着象征长寿的山。 16. 大史:指史官。 17. 预占:预测。 18. 年大有:指丰收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金国使者来宋参加正旦宴会的诗歌。诗人以六龙、紫殿等意象描绘了皇帝驾临的庄重场合,又以朔漠、前星等词传达了异域使者的到来与朝见的过程。“九宾重译瞻宸极”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接见外国使者的盛大场面,同时暗含了对皇权的赞美。末句中,大史占年表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天颜的增添喜色则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热切祝愿。整首诗展现出诗人作为汉家子民的自豪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国贺正旦使人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 其二》是南宋诗人真德秀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当时金国派遣使者来到南宋朝廷祝贺正旦佳节。 在嘉泰二年的这个时间点,真德秀刚被授予翰林学士的职务,这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时刻。他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主张改革内政、整顿吏治、加强边防等。同时,他也关注民间疾苦,提倡儒家伦理道德。这使得他在朝野间具有较高的声望。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南宋与金国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金国自建立以来,对南宋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压迫态势。而南宋则在内忧外患中寻求喘息之机,力图振兴国家。因此,金国使者的到来无疑给南宋朝廷带来了一丝紧张的氛围。然而,作为一国之使,金国使者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友好,庆贺新春佳节,这也为两国之间的和平交流提供了契机。在这种背景下,真德秀写下了这首应制诗,表达了南宋朝廷对金国使者的热烈欢迎和对和平友好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