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台

标题包含
春台
台上树阴合,台前流水多。青春不出门,坐见野田花。 谁能学公子,走马逐香车。六街尘满衣,鼓绝方还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舞台上,树木的阴影相互依偎,前台的流水丰富多样。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无需出门,便能欣赏到原野里的花朵。试问又有谁能仿效那些贵族公子,骑马追逐着满载鲜花的马车呢?在繁华的街道上,我们难免会被尘土沾染衣裳,直到鼓声停止,我们才踏上回家的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台:这里指春天的舞台。 2. 刘驾: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 3. 合:聚合,汇合。 4. 流水多:形容流水丰富。 5. 青春:春天,也指年轻时候。 6. 出门:外出,出游。 7. 坐见:坐着就能看到。 8. 野田花:田野里的鲜花。 9. 公子:古代对贵族男子的尊称。 10. 走马:骑马奔跑。 11. 逐:跟随,追逐。 12. 香车:华美的车驾。 13. 六街:古代都城的大街。 14. 尘满衣:形容尘土飞扬,弄脏了衣物。 15. 鼓绝:鼓声停止,形容娱乐活动结束。
去完善
赏析
《春台》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春日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联“台上树阴合,台前流水多”描述了春台周围的自然环境,树荫浓密,流水潺潺,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这两句为接下来的诗句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颔联“青春不出门,坐见野田花”体现了诗人的另一种选择——在春天里闭门不出,通过窗户欣赏田野里的美丽景色。这种生活态度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享受宁静生活的意愿。 颈联“谁能学公子,走马逐香车”则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讽刺。诗人认为那种追随香车宝马、追逐繁华的生活并非真正的快乐。这一联以反问的形式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对他人选择的质疑。 尾联“六街尘满衣,鼓绝方还家”描绘了那些公子哥们在闹市中的纷扰与忙碌,直至锣鼓声歇才回家。这更显得那些人追逐的繁华是多么空虚和无聊。 综上所述,《春台》一诗通过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描绘,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哲学: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珍视平静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台》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 在刘驾生活的晚唐时期,社会政治逐渐衰落,唐朝由盛转衰,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刘驾亲身经历了战乱的流离失所,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他的诗歌多以描绘百姓疾苦、反映现实问题为主题,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春台》这首诗通过描述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以及对生活宁静、国泰民安的向往。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遥不可及,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历史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