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桑妇

标题包含
桑妇
墙下桑叶尽,春蚕半未老。城南路迢迢,今日起更早。 四邻无去伴,醉卧青楼晓。妾颜不如谁,所贵守妇道。 一春常在树,自觉身如鸟。归来见小姑,新妆弄百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围墙之下的桑叶都已凋零殆尽,春天里的蚕还未完全长大。城南的路途显得无比遥远,从今起我将起身得更早。 周围没有陪伴的朋友,在青楼醉倒直到拂晓。我的容颜比不上别人,可贵之处在于坚守妇道。 整个春天我都一直在树上忙碌,感觉自己的身子像一只鸟儿般忙碌不息。回到家看到年幼的小姑,她正试着用新奇的妆容摆弄着各种花草。
去完善
释义
1. 墙下桑叶尽:指桑叶被采摘完毕,这里用来形容蚕正在生长,需要更多的桑叶。 2. 春蚕半未老:指蚕尚未完全长大。 3. 城南路迢迢:描述道路遥远,形容离开家的时间长。 4. 四邻无去伴:指没有邻居或朋友陪伴。 5. 青楼:古代诗文中常用以指女子居住的地方。这里的“青楼”指的是女子的住处。 6. 妾颜不如谁:这句诗是说,女子对自己的容颜并不自信,觉得比不上别人。 7. 所贵守妇道:表示坚守妇道是最重要的。 8. 一春常在树:形容女子在春季里常常待在家中。 9. 自觉身如鸟:比喻自己感到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 10. 小姑:对未婚女子的称呼,这里指女子的妹妹。 11. 新妆弄百草:形容女子精心打扮,照顾花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农村妇女蚕桑为主题,展现出辛勤劳动、恪守妇道的美好品质。诗人通过描述桑叶采摘的场景,表现出春蚕尚幼,而妇女却要早早起床劳作的辛苦画面。同时,又通过对比反映出现代都市女性的堕落生活,更加突显出农妇的朴实无华与道德坚守。尽管春天天长,农妇却如同鸟儿一样始终忙碌在蚕桑之间,这种勤劳的美德值得赞赏。最后一句描绘了农妇回到家中,与妹妹共度日常生活的温馨场景,流露出质朴的家庭情怀。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情感深沉,赞扬了农民群体的朴实美德,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桑妇》是晚唐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反映百姓疾苦的诗。此诗约作于唐朝末年,此时国家政治昏暗,战乱频发,民生疾苦深重。 刘驾在唐末经历了很多波折,曾参与科举,但未能及第。他的诗歌以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抒发壮志豪情为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在动荡的晚唐时期,刘驾亲眼目睹了民间百姓的苦难生活,他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下这些事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当时,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统治者的剥削,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赋税,还要被征召入伍,为国家卖命。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农民离家别井,妻离子散,过上了流离失所的生活。《桑妇》这首诗就是通过描绘一位失去丈夫的农妇,反映了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