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先达

标题包含
赠先达
终南苍翠好,未必如故山。心期在荣名,三载居长安。 昔蒙大雅匠,勉我工五言。业成时不重,辛苦只自怜。 皎皎机上丝,尽作秦筝弦。贫女皆罢织,富人岂不寒。 惊风起长波,浩浩何时还。待君当要路,一指王化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终南山绿意盎然,却不及故乡山美。心中追求荣耀与名声,于是居留在长安城三年。 昔日承蒙才子教诲,鼓励我学习五言诗。但成名时未受重视,只能独自感叹辛劳。 如同那明亮的机台上之丝,全被制成秦筝弦。贫困女子都停止编织,富人不感到寒冷吗? 巨浪掀风起,汹涌澎湃何时能平息?待你掌握权柄,引导社会回归正义之道。
去完善
释义
1. 终南山:秦岭的别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2. 大雅匠:指诗人的良师益友。 3. 五言:古诗体裁的一种,每句五个字。 4. 机上丝:指女子织布用的蚕丝。 5. 秦筝弦:一种源自秦国的弦乐器。 6. 王化源:统治者教化百姓的基础。
去完善
赏析
《赠先达》刘驾: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景象和诗人自身的艰辛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功名的渴望。诗中“终南苍翠好,未必如故山”一句,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长安的繁荣与故乡的宁静;而“心期在荣名,三载居长安”则表明了诗人追求功名的心情。接下来的诗句“昔蒙大雅匠,勉我工五言。业成时不重,辛苦只自怜”,描述了诗人受到前辈诗人的教诲,努力钻研诗歌创作,但最终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只能独自感叹。 最后两句“皎皎机上丝,尽作秦筝弦。贫女皆罢织,富人岂不寒。惊风起长波,浩浩何时还。待君当要路,一指王化源”,则以机上的丝尽作秦筝弦为喻,表现了贫女的辛勤劳作却被富人享乐的现实,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同时,诗人表示期待有朝一日能够站在权贵的地位,引领社会走向公正和谐。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展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积极入世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先达》是晚唐诗人刘驾所著的一首古诗,其创作背景约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的唐代末年。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一系列政治动乱,使得唐朝国力渐衰,民生疾苦。然而,文化教育方面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繁荣,特别是诗歌艺术,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 诗人刘驾生逢乱世,经历过战乱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往往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民众苦难的关注。与此同时,他也受到儒家道德观念的影响,主张忠诚、仁爱、诚信等美好品质,并以此作为人生的准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