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行
有所思,在斗墟之东华。
我欲从之路阻赊,寸心坐驰天南涯。
彼美一人骞且都,明月环珮云霞裾,蹇于翔兮不我留。
登高杳视令人愁,褰裳欲涉江湖修。
江湖修,不可过。
不可过兮奈若何,私自怜兮长啸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些思念,藏在遥远的东方。
我想要寻找那个地方,却被路途险阻阻隔,心中焦急却无法抵达天涯海角。
她美好而独立,如同明月般璀璨,身着美丽的衣裳,却无瑕顾及我。
独自在高处,我感到无比的惆怅和忧虑,想要接近她却又无法企及。
无法靠近怎么办?我只能独自叹息,对着长空歌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斗墟:指的是天空中的星群,这里代指遥远的地方。
2. 东华:即东方,这里也象征着遥远的仙境。
3. 赊:意思是距离远。
4. 天南涯:指的是地球的最南端,这里表示非常遥远的地方。
5. 骞:古代对男子的赞美之词,这里形容男子的英俊潇洒。
6. 都:富丽堂皇的意思。
7. 环珮:玉器,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华丽装饰。
8. 云霞裾:彩霞般的衣襟,形容衣饰华丽。
9. 蹇于翔:形容女子的举止优雅。
10. 修:长,这里指江河湖泊的长度。
11. 奈若何:无可奈何的意思。
12. 长啸歌:大声歌唱,表达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有所思行》是一首描绘爱情失意的诗词。诗人张方平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首先,他描述了思念的对象——那位美丽而优雅的女子,她如同明月般明亮,佩戴着华丽的珠宝,身着彩云般的衣裙,但却无法挽留她的离去。诗人的情感在此刻达到了高潮,他登高望远,却只能看到无尽的忧愁。然而,这份失落并没有让诗人放弃努力,他试图跨越江湖去寻找那个无法触及的爱人。无奈的是,他最终发现这段感情已经无法挽回,只能独自哀伤,长歌当哭。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所思行》是宋代文学家张方平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仁宗时期(公元960年-1063年),这一时期正值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张方平本人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他历经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亲身经历了这段历史时期的变迁。他在任期间,主张政治改革,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浪费。此外,他还热衷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儒家思想已经逐渐被重视,士人阶层对社会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因此,张方平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儒家理想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卓越的人文素养和人生智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