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百丈寺竹所

标题包含
百丈寺竹所
向来百丈有清规,此日山中肯者谁。 簷外萧萧群玉立,不由客子不题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百丈山就有严格的规矩,今天在这山中能答应我的又有谁呢? 屋檐外面萧瑟的风吹动着成群的竹子,我不禁想要写诗来表达我的心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百丈寺:位于中国湖南省石门县的百丈寺,又称石门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2. 竹所:指百丈寺周边竹林繁茂之地。 3. 清规:佛教徒遵守的戒律规定,此处意指寺庙清净的规矩和氛围。 4. 肯者:愿意前往的意思。这里形容山中的寂静与清幽吸引人的景象。 5. 簷外:指寺廟的檐下,表示诗人所处的空间位置。 6. 萧萧: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表现竹子的生气勃勃。 7. 群玉立:比喻成群的竹子屹立,以玉石的珍贵来形容竹子的美好。 8. 不由:不由自主地,自然而然地。 9. 客子:旅客,诗人自谓。 10. 题诗:在物体上写诗,这里表示写诗抒发情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句“向来百丈有清规”,描绘了百丈寺作为一个宗教场所的高雅气质和庄严肃穆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此日山中肯者谁”,以设问的形式表达出作者对山中美景的赞美和对百丈寺竹林的喜爱。 接下来的“簷外萧萧群玉立”,形象地描绘出了竹林茂盛、摇曳生姿的景象,使得百丈寺看起来更加清幽脱俗。而尾句“不由客子不题诗”则传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难以抑制的创作冲动,同时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向往与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百丈寺竹所的清幽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艺术的热爱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百丈寺竹所》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一时期,政治腐败,外患频繁,民生疾苦,家国之痛深深地影响着文人墨客的诗歌创作。钱时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在《百丈寺竹所》这首诗中,钱时通过对百丈寺竹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然而,这种向往和热爱并不完全是出于个人情感的需要,更多的是出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期待。在这个特殊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寻找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而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便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综上所述,《百丈寺竹所》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历史时期,诗人钱时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通过赞美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