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折桂令·毗陵晚眺

标题包含
折桂令·毗陵晚眺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乔吉(1280-1345),原名乔知之,字飞卿,号竹西散人,一说扬州人,元曲作家、诗人。他出身微贱,家境贫寒,虽才华横溢但科举不第。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以教授学生为生,最后病卒于北京。 乔吉是元代后期...查看更多
Vian♥
去完善

译文
江南一带的人们疲惫不堪,登上高处远眺,当年有多少英勇豪杰,如今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又如何呢?在阳羡买田置地,将剑挂在树林中。傍晚时分,彩霞映照着谁家的豪华宅邸;月亮如钩,照亮了故国的赤诚之心。窗影昏黄,灯光闪烁,鬼火点点,犹如山中幽灵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Vian♥
去完善
释义
1. 毗陵:地名,即今江苏常州。 2. 倦客:指游子、旅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3. 登临:登山临水,这里是游览的意思。 4. 豪雄:指英雄人物。 5. 消沉:指壮志消亡、英雄沉沦。 6. 阳羡:地名,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7. 挂剑: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指吴王阖闾从楚国得胜归来,在延陵(今江苏常州)迷路,向一名樵夫问路,樵夫自称是伍子胥的旧友,认出他来,问他为何领兵打仗。阖闾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并告诉他自己的祖父伍子胥因为楚国迫害,被迫逃亡吴国,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打败楚国,为他复仇。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然后解下身上的佩剑送给樵夫,作为报答他的指点之恩。 8. 长林:形容茂密的树林。 9. 昼锦:白天穿戴锦绣衣裳。这里的“烂”是华丽的意思。 10. 月钩:月亮的形状像钩子,所以称为月钩。 11. 故国:指故乡。 12. 丹心:赤诚的心,这里借指对祖国的忠诚。 13. 磷火:俗称鬼火,这里比喻闪烁不定的灯光。 14. 山鬼:山中神怪,这里用来形容环境幽静。 15. 喑喑:寂静无声。
Vian♥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折桂令·毗陵晚眺》描绘了江南倦客在毗陵登高远望的情景。江南倦客一词暗示着作者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登临则意味着对过去的回望与对未来的期许。 下阙中,“买田阳羡,挂剑长林”表现了诗人在人生的旅程中寻找归依的愿望,这里的“阳羡”是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之地,寓意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接着,“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霞缕烂谁家昼锦象征着江南水乡的美景,而月钩横故国丹心则暗示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最后三句“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描绘了夜晚寂静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磷火青青,山鬼喑喑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喻的情感。
Via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折桂令·毗陵晚眺》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乔吉的代表作。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之际,此时正值社会动荡、人民疾苦之时。乔吉一生漂泊江湖,以卖文为生,作品多表现民间疾苦和对官场的讽刺。在这首《折桂令·毗陵晚眺》中,他以寓情于景的手法,描绘了毗陵晚眺的景致,并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无奈。
Via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