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烟篷
曹植波澜阔,曾为若士游。
江湖流满眼,天地入扁舟。
散髪邀明月,停杯问白鸥。
他年归紫禁,梦亦绕沧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曹植胸怀壮志,曾是潇洒才子畅游世间。
浩渺江湖映入眼帘,苍穹大地纳入一叶扁舟。
散发随风邀揽明月,停杯向天问道白鸥。
未来某天回返皇宫,梦中仍牵挂水边绿洲。
去完善
释义
《题烟篷》是一首描绘文人雅士游玩江海的诗。下面是该诗的词句注释:
1. 曹植波澜阔:指曹操之子曹植所作的《赋沧海》中描写海洋波澜壮阔的景象。若士:古代对士人的美称,这里代指作者或游客。
2. 江湖流满眼:指长江与黄河的水流连绵不绝,形成壮丽的景观。
3. 天地入扁舟:形容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给人一种天地在脚下的感觉。扁舟:指小船。
4. 散髪邀明月:散髪表示无拘无束的状态,邀请明月一同欣赏美景。
5. 停杯问白鸥:停杯表示暂时休息,白鸥指白色的水鸟,询问白鸥也是在向自然寻求共鸣。
6. 他年归紫禁:他年指未来某日,紫禁即紫禁城,这里象征京城。
7. 梦亦绕沧洲:沧洲指滨海的地方,这里泛指江海之地。即使将来回到京城,梦里也会萦绕着海滨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游江上、抒发内心情怀的佳作。诗歌以曹植的壮志豪情为引子,表达了对广阔天地、江湖风月的向往。"江湖流满眼,天地入扁舟"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舟中观赏世界,感受到天地的宽广与人生的渺小。
接下来的"散髪邀明月,停杯问白鸥"则通过具体行为——散发赏月、停杯对话白鸥,表达了诗人的豪放豁达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最后"他年归紫禁,梦亦绕沧洲"表明了尽管未来可能重回皇城,但心中依然会眷恋这江湖风月之地,表达出了一种身处繁华却心向自然的超脱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题烟篷》的作者是宋代著名僧人释法具。释法具在公元960-1279年间活跃于江南地区,担任寺庙住持,擅长诗歌创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时期。
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对佛学的研究和修习兴趣浓厚。释法具作为一位在江南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僧人,他的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在寺院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修行、讲经之余,通过观察生活细节,创作出许多富有哲理和生活气息的诗歌。
在释法具所处的时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更加重视。这种社会风气影响了释法具的创作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首《题烟篷》中,释法具以烟篷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抒发了对世间万象的看法,展现了一位僧人对生命、自然的独特见解。这些内容都反映了释法具在北宋时期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经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