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竹轩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竹轩二首 其二
冬凋峰木雪缟庐,落眼青青却笑渠。 花时吹笋排林上,吴州还见竹溪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冬天山峰上的树木如同被雪覆盖的白墙,眼中却是满眼的绿色让人忍不住笑出声。开花时节,春笋破土而出排列在树林之上,就像一幅美丽的竹溪图展现在眼前。
去完善
释义
1. "冬凋峰木雪缟庐":此句意为冬天的山峰草木凋谢,白雪覆盖在房屋上,如同用白色丝绢制成的衣服一般,形象地描绘出冬日景象。"冬凋"即冬天凋谢,"峰木"指的是山上的树木,"雪缟庐"则形容白雪覆盖下的房子。 2. "落眼青青却笑渠":这句表示作者看到春天来临,竹子渐渐生长出来的情景。"落眼青青"描述了眼中看到的翠绿的竹子,"却笑渠"意味着以嘲笑的口吻对着寒冷的冬季发出感叹。 3. "花时吹笋排林上":此句意为到了花开的季节,竹笋破土而出,竞相往上生长,仿佛是排列有序的小树林。"花时"指花开的时节,"吹笋"是对竹笋生长的形象描述,"排林上"意指竹笋像小树林一样整齐排列。 4. "吴州还见竹溪图":这句表示在江南一带,还可以见到描绘竹林流水美景的画作。"吴州"泛指江苏浙江等地,"竹溪图"则是表现竹子与溪水结合的美妙画面的画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法具的一首描绘竹子美景的诗歌。在冬天的时候,山间的树木都被白雪覆盖,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诗人却发现了一抹绿意,那就是竹子。它们在风中摇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让人忘却了冬天的严寒。 诗中的“峰木雪缟庐”,形象地描绘了冬天山林的景象,白色的雪覆盖在树木上,仿佛给山峰披上了一层白色的纱衣。而“青青”则代表了竹子的生命力,即使在冬天,它们依然保持着翠绿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花时吹笋排林上”,描述的是春天来临时,竹笋破土而出,迅速生长的场景。此时,竹林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而最后一句“吴州还见竹溪图”,则是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美景的怀念,那里的竹子、溪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四季的变化,展现了竹子的顽强生命力和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竹轩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僧释法具创作的一首咏竹诗。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宋代,文人墨客多喜爱以竹为题进行吟咏,以表达其清高脱俗的品性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之情。释法具作为一位高僧,他笔下的竹更是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这一历史时期,佛教文化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禅宗尤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释法具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作为一名僧人,不仅精通佛法,还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佛学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宋代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竹子作为一种典型的园林植物,被广泛用于造园之中。诗人居住的竹轩,正是这样的一个环境,诗人通过与竹子的亲密接触,体会到了禅意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释法具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禅意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