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旱一首

标题包含
夏旱一首
阳厄会百六,骄亢惨如毁。 素秋垂二七,十旬赤千里。 土田灵龟坼,水车渴乌柅。 历时书不雨,槁矣吁田穉。 虽然海有潮,何堪井无水。 塞鼻炎烟鬰,吹面江风靡。 憬俗雪不降,炎洲冰讵履。 虐魃岂胜诛,巫尪窘臞悴。 雩禜按典彝,祝史殊跛倚。 资舟舟已尽,振廪廪余几。 枵然望云汉,邈乎嗥屏翳。 戎虏未入朝,耕战诚劳勚。 收募联什伍,倍蓰给饷馈。 伊人亏颗粒,主者遭忿詈。 覆载疑亭育,蘧蒢视生类。 作为三日霖,霶沱万事理。 焦枯已不救,根蘗或可冀。 疲民亿万口,生生荷天帝。 侏儒一囊足,孤寡千箱赐。 三军尽凫藻,邦邑岂小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苏籀"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阳光常常带来一百六十天的苦难, 金秋时节却只剩二十七天, 旱灾蔓延千里赤地。 土地开裂如同龟壳,水流干枯车马难行。 已经过去了一百日未见雨水,田地都快要枯竭了。 尽管海洋有潮起潮落,但井里却不见水。 烟雾堵塞鼻息,风吹过江河也无力。 火热的土地上雪花不飘落,寒冷的冰不能在南方的地界行走。 酷热的恶魔怎么能战胜, 祈求神明的巫师也难掩憔悴。 我们按照典籍的规定进行祈祷,祝史们却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筹备船和粮食,几乎都已经用尽了。 可怜兮兮地望着天空,期待云雾消散。 敌人还未被平定,农耕和战斗真是辛苦繁重的工作。 招募农民组成队伍,提供丰富的粮食和报酬。 农民缺粮挨饿,主人也会被愤怒的责怪。 天地孕育着万物,却对百姓的生活照顾不周。 但愿能下三天的大雨,让一切事情得到解决。 干旱已经无法挽回,但也许还能拯救植物的种子。 劳累的百姓千千万,生活还要仰仗天地的恩赐。 贫穷的人能得到一些帮助,孤独的寡妇也能得到丰厚的馈赠。 士兵都能吃上好的食物,国家的安宁怎能说是小事?
去完善
释义
1. 阳厄会百六:"阳厄"是指阳光强烈导致干旱;"百六"是一种古代历法中的说法,这里借指夏天。 2. 素秋垂二七:"素秋"即秋天;"二七"是二十日的意思。 3. 灵龟坼:"灵龟"是指田地开裂的状态;"坼"意为裂开。 4. 水车渴乌柅:"水车"是古代的取水工具;"渴乌"是指一种汲取地下水的装置;"柅"指阻碍。 5. 历时书不雨:"历时"是时间持续的意思;"书"在此是动词,记录。 6. 田穉:"田穉"即农田,"穉"是古文中对田地的称呼。 7. 塞鼻炎烟鬱:"塞鼻"意为呼吸困难;"煙鬱"指烟气浓重。 8. 吹面江风靡:"江风"指的是长江的风;"靡"意为微风吹拂。 9. 炎洲冰讵履:"炎洲"指南方炎热的地区;"冰"是动词,指走到结冰的地方。 10. 巫尪窘臞悴:"巫尪"指巫师祈求雨水的人;"窘臞悴"指他们因求雨不成而显得疲惫不堪。 11. 雩禜按典彝:"雩禜"是古代的一种祈雨仪式;"典彝"指古代典籍记载的规则。 12. 祝史殊跛倚:"祝史"指负责祭祀祈祷的人;"殊跛倚"指他们因祈雨不成功而感到尴尬。 13. 资舟舟已尽:"资舟"是准备船只以备不时之需;"舟已尽"表示船只都已用尽。 14. 振廪廪余几:"振廪"指充实粮仓;"廪余几"表示粮仓里剩余粮食的数量。 15. 亭育:"亭育"是指生长养育。 16. 蘧蒢视生类:"蘧蒢"指草木;"视生类"表示看待万物如同看待草木一样。 17. 作为三日霖:"作为"是指变成;"三日霖"是指连续三天的降雨。 18. 滂沱:"滂沱"形容雨水很大。 19. 焦枯已不救:"焦枯"指植物因缺水而枯萎;"已不救"表示已经无法挽救。 20. 根蘗或可冀:"根蘗"指植物根系的生长;"或可冀"表示还有可能期待。 21. 生生荷天帝:"生生"指万物生长;"荷天帝"表示承受着上天的恩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夏旱一首》,作者是南宋的苏籀。它以夏旱为主题,通过对干旱现象和民间疾苦的真实描绘,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关怀和对政治的忧国忧民情怀。 首联“阳厄会百六,骄亢惨如毁”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夏日的炎热,如同厄运降临,骄阳似火,万物受害,一片凄惨景象。 颔联“素秋垂二七,十旬赤千里”进一步描述了旱情的严重程度:秋季已经过去了二十七天,但持续一百天的赤地千里旱情仍未得到缓解。 颈联至尾联则集中展现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民间苦难图景。田地龟裂,水车无法汲水;长达数十日的无雨天气让禾苗枯萎;海水潮起却不能缓解井水的干涸;田间劳作的百姓在炎阳下汗流浃背,却难以抵挡炽热的气流……诗人在描绘这些画面时采用了十分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真实的民生景象。 接着,诗人又从祈雨的角度表达出对官吏和神灵的失望情绪:尽管举行了祈雨仪式,但旱情仍未得到解决。于是诗人开始关注百姓的生计问题,提出政府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农民度过难关。同时,诗人对于官僚机构的不作为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他们是导致民生疾苦的主要原因。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渴望。诗人坚信,只要能得到上天的眷顾,百姓的生活就会有希望。然而,这种希望与现实的反差使这首诗充满了哀伤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同情和对时政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旱一首》是宋代诗人苏籀创作的一首描绘干旱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118年前后,当时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在这个时期,苏籀担任地方官,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诗歌创作的时间段内,苏籀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直至晚年才获得一官半职。尽管仕途不顺,但他始终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大事。 这个时期的宋朝内外交困。在外部,面临着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在内部,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作为地方官,苏籀目睹了干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因此写下了这首《夏旱一首》。 诗中,苏籀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干旱景象,表达了对百姓痛苦的关切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朝廷的不负责任的批评,希望皇帝能够重视民生问题,采取措施改善百姓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