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

标题包含
念奴娇
素光练净,映秋山、隐隐修眉横绿。 鳷鹊楼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银粟。 千丈斜晖,奔云涌雾,飞过卢仝屋。 更无尘气,满庭风碎梧竹。 谁念鹤发仙翁,当年曾共赏,紫岩飞瀑。 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离愁千斛。 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 满川霜晓,叫云吹断横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邴,字汉老,号云龛,山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北宋时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诗、词闻名于当时。 李邴在少年时期就已经表现出过人的才情,17岁时开始向科举之路迈进。据...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纯净的光芒照亮夜空,投射在秋天的山上,勾勒出绿色的纹理。喜鹊楼矗立着,仿佛浮在水面上,屋顶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雪。阳光穿过云层和雾气,洒向远方。在这干净的环境中,风吹拂着梧桐和竹子,发出沙沙的声音。 有谁还记得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曾与大家一起欣赏过那瀑布从紫色岩石上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如今他们只能独自举杯,借此缓解心中的离别愁绪。月亮和星星逐渐隐没,他们轻轻地离去,好像骑着大鸟飞行了几千里。在那铺满霜露的早晨,他们的告别犹如玉箫吹奏的曲子一般感人至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源自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念奴,取其声情哀怨之意; 2. 素光练净:指天空的月光明亮如练; 3. 秋山、隐隐修眉横绿:描述了秋天的山景与树叶的绿色相互映衬; 4. 鳷鹊楼:汉代宫殿,借指高楼; 5. 天似水:形容天空的清澈透明; 6. 碧瓦寒生银粟:指覆盖在屋瓦上的雪片似银粟般闪烁; 7. 千丈斜晖:夕阳的光辉; 8. 奔云涌雾:形容云雾翻滚的景象; 9. 卢仝屋:唐代诗人卢仝的居处,这里借指诗人的住所; 10. 无尘气,满庭风碎梧竹:描述了庭院中风吹动梧桐和竹子时的情景; 11. 鹤发仙翁:形容白发苍苍的老者; 12. 紫岩飞瀑:形容瀑布从紫色的岩石上倾泻而下; 13. 对影三人聊痛饮:语出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4. 离愁千斛:形容离愁之多; 15. 斗转参横:形容星辰排列的变化; 16. 翩然归去:形容迅速离去; 17. 黄鹄:天鹅; 18. 满川霜晓:形容霜冻早晨布满整个河川的景象; 19. 叫云吹断横玉:形容笛子演奏的高超技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念奴娇》以飘逸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与丰富的情感体验。开篇点题“素光练净”,月光如水般洒在秋山上,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美。而“千丈斜晖,奔云涌雾”则展现出光影变幻的神奇魅力,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和生命的力量。此外,词中还提到了古人对景赏瀑的雅致生活,以及“痛饮”所带来的宣泄与释放。全词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宋代词人李邴的一首名篇。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侵,国家动荡不安之时。作为一代文人,李邴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悲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之情。 在那个时候,李邴的人生际遇也十分坎坷。他曾担任礼部侍郎,但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而被贬谪。然而,尽管身处逆境,李邴依然保持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他在诗词中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操。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的危机日益严重。而金兵的南侵更是加剧了这种危机感。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都怀着忧虑的心情关注着国家的命运,他们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因此,《念奴娇》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