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

标题包含
九日
木落霜洲溪水清,登临满目是飘零。 黄花有意怜幽独,白酒无聊漫醉醒。 牢愁错倚西风立,楚些巴渝不可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邴,字汉老,号云龛,山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北宋时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诗、词闻名于当时。 李邴在少年时期就已经表现出过人的才情,17岁时开始向科举之路迈进。据...查看更多
tot徐
去完善

译文
落叶纷飞洒满溪边的霜冻小岛,眼前一片凋零的景象。菊花有情地陪伴孤独的我,美酒无法消解心中的烦恼,时而清醒,时而沉醉。伤感的情绪让我倚着西风而立,耳边传来悲伤的巴渝曲调,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tot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 李邴:南宋著名文人,字汉老。 3. 木落霜洲:木落指树叶飘落,霜洲意为霜后的江洲。 4.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山水名胜。 5. 黄花:菊花。 6. 幽独:孤独,寂寞。 7. 牢愁:深深的忧愁。 8. 楚些巴渝:古代楚地祭祀亡灵的辞赋。这里借指战乱时期的哀愁之歌。
tot徐
去完善
赏析
《九日》李邴的这首诗词以深秋的木叶飘落和萧瑟的霜洲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感伤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人生无常、孤独落寞的情绪。 首句“木落霜洲溪水清”,点明了季节和时间,落叶满地,霜露凝结,清澈的溪水在静谧的夜晚流淌。这是秋天最具代表性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衰退和凋谢。而在这个场景中,诗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奈。 紧接着的“登临满目是飘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飘零”来比喻人生的起起落落,表现出一种悲伤的心情。同时,这句诗句也暗示了诗人渴望摆脱这种困境,追求新的生活。 然后的“黄花有意怜幽独,白酒无聊漫醉醒”,则通过对黄花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诗人认为,只有酒才能缓解内心的寂寞和痛苦,但即使喝醉了,也无法彻底忘记现实中的烦恼。这两句诗句充分展示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牢愁错倚西风立,楚些巴渝不可听”,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他站在风中,聆听着远处传来的音乐,却无法从中得到慰藉。这时的诗人,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孤独、无助的灵魂。诗人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tot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是南宋诗人李邴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创作于公元1135年。当时正值金国南侵、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诗人李邴身处乱世,壮志难酬,心情沉郁。他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故国的哀思。 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初年,北方领土已经沦陷于金国,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内忧外患严重。在这个特殊时期,文人志士普遍流露出对家国破碎的忧虑和感慨。同时,重阳佳节这个主题也反映出人们对传统习俗的重视以及家国情怀的美好愿景。李邴的诗句正是对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tot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