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高园用前韵 其一
蝉声紧唤客回头,依约疏僚去后秋。
不是先生新句子,一川云锦费勾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蝉鸣声声催人归,仿佛送走秋天的最后一片落叶。这些并非我原创的新篇章,而是一幅绚丽的画卷,需要用心去感受和捕捉。
去完善
释义
1. "蝉声":指蝉的叫声,这里用来比喻时间消逝,正如古人以蝉鸣代表时间的流逝。
2. "紧唤":强烈地呼唤或催促。
3. "客":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刻对于时光的感叹。
4. "依约":隐约,不清晰的样子。
5. "疏僚":疏远的朋友。
6. "去后秋":离开后已经过去的秋天。
7. "新句子":这里指新的诗篇。
8. "一川":指一片江水或河水。
9. "云锦":像云彩一样的美丽织物,在这里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10. "勾收":指勾勒收集美景。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游高园用前韵 其一》中,牟巘通过描绘蝉声、疏林、云锦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秋天景色以及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在开篇便巧妙地运用“紧唤客回头”的蝉声作为引子,引导读者进入他眼中的秋日景象。接着,诗人通过描述疏僚离去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在诗的后两句中,作者强调了他在游览高园时所感受到的美景并非仅是自然景色的简单呈现,而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灵的美好意境。以“一川云锦费勾收”为结句,传达了诗人想要留住这美好时光的心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创作上的才情。这首诗从蝉声、疏林到云锦等多个角度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富有哲理,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高园用前韵 其一》是宋代诗人牟巘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和平共处,政治相对稳定,但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故牟巘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个时期,牟巘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早年曾任官职,但因官场腐败,选择辞官回乡。在家中,他创办了“高园”,致力于教育子弟和乡民。在这首诗中,他以高园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由于金国的压迫,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诗人以高园为寄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这首诗通过对高园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渴望国泰民安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