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袁十五远访山门

标题包含
袁十五远访山门
僻居谋道不谋身,避病桃源不避秦。 远入青山何所见,寒花满径白头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商,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官员、诗人。 刘商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刘长卿曾任御史中丞。刘商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成年后,他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步入仕途。...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居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是自己的私利,逃离病痛的桃花源并不代表逃避现实。在远方的青山中看到了什么?那是一片开满寒花的田野,陪伴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
去完善
释义
1. 袁十五:诗人以“袁十五”代指隐居者,因为名字中蕴含特殊含义或故事,因而不做具体解析。 2. 山门:佛家寺庙的外门。 3. 谋道不谋身:追求道理真理而不管自己的利益。 4. 桃源:借指理想中的避世之地,这里引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5. 避秦:躲避世事纷争。这里同样引用陶渊明的故事,他在《桃花源记》中将桃花源描述为一个避秦时乱的地方。 6. 青山:此处指代隐居环境。 7. 远入青山何所见:进山后看到的景象是什么? 8. 寒花:冬季开花的植物。 9. 满径:满是。 10. 白头人:满头白发的长者,通常指隐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远访山门时所见的景象,以及他的感悟和思考。首句“僻居谋道不谋身”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并非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境界。次句“避病桃源不避秦”则意味着诗人虽然身处桃花源般的隐世之地,但心中却并未忘记现实世界的问题。接下来两句“远入青山何所见,寒花满径白头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看到的情景:苍翠的青山之中,满是寒冬盛开的鲜花,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漫步在小路上。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山中的美景,还暗示了这位老者可能是位有道之士,引发了诗人对其人生经历的联想和感慨。整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人生的追求,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袁十五远访山门》是唐代诗人刘商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这个时期,唐王朝国力日渐衰弱,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斗争愈发激烈。 刘商作为唐玄宗时期的文人,其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早年曾参与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在朝廷任职,担任地方官员。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激烈,刘商最终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在刘商隐居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袁十五。袁十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与刘商交情甚好。在这首诗中,刘商以袁十五的身份,描绘了他们在山中寺庙探访的场景,表达了他们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