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春事阑斑,桐花烂漫,不堪凤栖。
叹交枰世道,容容是福,危航宦海,了了成痴。
邵子豪情,乐天狂态,六十六年才觉非。
溪山畔,要看承风月,舍我其谁。
文章高下随时。
料织锦应须用锦机。
愧老无健笔,高凌月胁,病无佳句,下解人颐。
君昔东坡,我今韩愈,造化一炉如小儿。
都休管,看龟翻荷露,燕落芹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即将结束,梧桐花开得繁茂,却无法留住凤凰。感慨世事如棋局,宽容忍耐便是福气,险恶的官场让人痴迷。像邵雍那样的豪放,像白居易那样的狂放,经过六十六年才明白这个道理。在山水间,我想要享受美好时光,舍我其谁?文章的好坏因人而异,估计织锦也需要用好的织布机。遗憾的是我的文笔不够出色,不能与月亮比肩,生病时没有写出好句子,无法令人欢颜。你曾经像苏东坡那样有才情,我如今像韩愈一样思考着人生,我们如同孩童一般天真。都不必担心,看着乌龟翻滚荷叶上的露水,燕子落在长满芹菜的土地上。
去完善
释义
《沁园春》注释如下:
1. 春事阑斑:指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阑斑,残破的样子。
2. 桐花:梧桐的花,通常在春季盛开。
3. 凤栖:凤凰栖息的地方,这里比喻美好的环境。
4. 叹交枰世道,容容是福,危航宦海,了了成痴:感慨世事如同棋局般变化无常,随波逐流或许能保得平安,但在官场中坚持原则往往容易陷入困境,让人痴迷不已。
5. 邵子豪情,乐天狂态:分别指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豪放情怀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狂傲姿态。
6. 六十六年:作者此时已经六十多岁。
7. 溪山畔:指山水之间。
8. 要看承风月,舍我其谁:表示在这美好风光面前,除了我还有谁能欣赏呢?
9. 文章高下随时:指文章的好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10. 料织锦应须用锦机:推测要编织精美的锦缎必然需要优质的织锦机。这里寓意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11. 老无健笔:形容年老体衰,无法写出雄壮的文章。
12. 高凌月胁:形容文章的气势直逼月亮。
13. 病无佳句:生病时难以写出优美的诗句。
14. 下解人颐:指创作的诗句能让众人喜欢。
15. 君昔东坡,我今韩愈:分别指苏东坡和黄庭坚。这里将黄庭坚比作韩愈,以示对黄庭坚的敬意。
16. 造化一炉如小儿:形容天地间的造化犹如孩童一般纯真可爱。
17. 龟翻荷露:乌龟在荷叶上翻滚,意指春天的景象。
18. 燕落芹泥:燕子落在长满芹菜的土地上,意指春天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春天为背景,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生的感慨。下片则通过自嘲和对比,表达出作者的豪放不羁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最后,以自然界的变化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豁达态度。全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沁园春》是南宋诗人吴泳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50年左右,正值南宋末期,国家正处于金国侵略的压力之下。这个时期是历史的转折期,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期。
吴泳(约1186年—约1247年),原名吴泉,字叔永,号吴庵,南宋溧水人。他曾为官清贫,廉洁奉公,后来受到南宋朝廷的提拔,升至监察御史,负责审案和处理诉讼事务。然而,他在任期内遭受了诽谤,被贬为祠官,流放于广南地区。这一事件使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也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沁园春》一词中,吴泳通过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愿望表达,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渴望和平与统一,希望抗金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愿望。吴泳在词中不仅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人性的扭曲,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