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元晦咏雪

标题包含
和元晦咏雪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 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1203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自坐在竹制的交通工具上穿越山间沟壑,抬头仰望那通向云雾的山间小径。 这里早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化作了满山遍野的玉树琼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元晦:人名,指赵汝愚(1140年-1196年),字子直,原籍幽州,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2. 竹舆:竹子制成的轿子或交通工具。 3. 涧壑:山间溪流形成的深谷。 4.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5. 烟霞:云雾缭绕的景象。 6. 是间:这里,这个空间。 7. 春消息:春天的迹象。 8. 千林:许多树林。 9. 琼玉花:形容洁白如玉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和元晦咏雪》是一首描绘雪景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诗中,诗人以“兀坐竹舆穿涧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在竹轿上穿越山间沟壑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接下来,“仰看石径接烟霞”一句则展示了诗人仰望石径时看到的烟雾缭绕、云蒸霞蔚的美景。 然后,“是间故有春消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虽然此刻还在冬天,但诗人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最后,“散作千林琼玉花”描绘了雪花飘落在树林中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元晦咏雪》是南宋著名文人张栻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宋并立的分裂局面,政治局势紧张。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谥曰宣公,后世尊称为“南轩先生”。他生于世家,父张浚为南宋初年的抗金名臣,位至宰相。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斗争,张浚在晚年失势,被贬谪在外。张栻作为官宦子弟,也受到一定的牵连,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勤奋学习,致力于学术研究。 在这首咏雪诗中,张栻以雪花纷飞的形象比喻人生的起起落落,表达了他在困境中仍保持坚韧品格的精神风貌。诗中写道:“天地一冰雪,万物咸摧藏。对景忽自笑,鬓然如秋霜。”这些诗句表明了诗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的从容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