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杨寺丞浑父帅安康

标题包含
送杨寺丞浑父帅安康
杨子声名鹤在阴,诗书作帅有谋深。 开关入洛平如掌,击楫中流酬此心。 胡运只今那得久,齐疆指日自归侵。 君当草奏摅忠愤,所领州名力去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杨家声望犹如鹤立鸡群,学识渊博且有深厚谋略。 开疆扩土平定天下,立志报国回馈真心。 异族统治不会长久,国土终将收复无侵扰。 请您起草谏言抒发忠诚激愤,牢记州名去除浮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送:送别。 2. 杨寺丞浑父:宋朝人,曾任安康知州。寺丞是唐朝至清朝官职,负责掌管文书及监察官员。浑父是他的字。 3. 帅:担任安康知州的职务。 4. 安康:陕西省安康市。 5. 沈继祖:宋代诗人,号杨子。 6. 声名鹤在阴:比喻名声就像仙鹤在云端飞翔。 7. 诗书:《诗经》和《尚书》,这里指代古代经典文化。 8. 谋深:谋略深远。 9. 开关入洛:打开城门,进入洛阳。这里借指建功立业。 10. 平如掌:形容地势平坦,如同手掌一般容易掌握。 11. 击楫中流:出自“中流击楫”的成语,指在河中划船,比喻立志奋发。 12. 酬此心:表达我的心愿。 13. 胡运:指胡人的运势,这里可能指金国。 14. 那得久:不能长久。 15. 齐疆:指齐国领土。 16. 指日:不日,很快。 17. 自归侵:自己回归祖国。 18. 君当草奏:你应该起草奏折。 19. 摅忠愤:抒发忠诚和愤懑的情感。 20. 所领州名:你所管辖的地区名称。 21. 力去金:尽力去除金国的侵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沈继祖送给杨寺丞的一首送别诗。首联“杨子声名鹤在阴,诗书作帅有谋深”赞美了杨寺丞的声誉和才学,以“鹤在阴”来形容他的名声之高,同时用“诗书作帅有谋深”强调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智慧和谋略。 颔联“开关入洛平如掌,击楫中流酬此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杨寺丞能够带领军队顺利攻占洛阳,实现统一中原的理想。这里“击楫中流”的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意为立志恢复中原。 颈联“胡运只今那得久,齐疆指日自归侵”则预言胡人的统治不会长久,齐国疆土终有一天会收复回来。这里“胡运”指的是金朝的统治,“齐疆”则是指当时的齐国疆土。 尾联“君当草奏摅忠愤,所领州名力去金”鼓励杨寺丞上表陈述忠诚与愤怒,努力收复被金占领的土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杨寺丞的期许和支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杨寺丞浑父帅安康》是宋代诗人沈继祖所作。创作时间是宋神宗时期(公元1067年-1085年),这一时期正是北宋王朝的中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 沈继祖是南宋著名文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才华横溢。他在宋神宗年间担任官职,由于政治观念不合,遭遇贬谪,辗转多地任职。在这段时间里,他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人生感悟,为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在沈继祖任职期间,北宋王朝正面临着内外压力。国内方面,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贫富差距加剧;对外则面临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在这种背景下,朝廷推行新法改革,以求解决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然而,新法改革的实施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导致朝野上下纷争不断。沈继祖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员,对此深感忧虑。 这首《送杨寺丞浑父帅安康》诗,是沈继祖在送别友人杨寺丞时所作。诗中以安康地区的山川风貌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的担忧之情。诗中提到“羌戎犯边”,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不稳定局势。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杨寺丞赴任安康地区将领的信任和支持,希望他能为国家尽忠职守,保卫疆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