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代上张帅太尉
三杰人材有重轻,子房呼字不呼名。
天授家传此韬略,固应堂上有奇兵。
方虎成功张仲在,惟忠与孝一心纯。
英姿鹦鹉洲前见,异日麒麟合上人。
挟纩皆由一语温,吮疽效命亦前闻。
听得武昌军士说,张家军比岳家军。
元颜辛巳寇边日,十骑能收唐邓州。
奈何养兵一百万,岁以金缯遗虏囚。
春秋尚复九世雠,和议于今六十秋。
诸将宁无持禄念,将军必不为身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位杰出人物各有轻重,子房以字相称不叫名字。
天生家传这种智谋,本应在堂上布置奇兵。
张良成功辅佐刘邦,他忠于孝道一心纯正。
他在鹦鹉洲前展露英姿,日后必将成为朝廷栋梁。
用温暖的言辞鼓舞人心,忠诚勇敢的故事广为流传。
从武昌的士兵口中听到,张家军威名胜于岳家军。
当年元颜侵犯边境时,十名骑兵就收复了唐邓二州。
可惜养了百万军队,每年还得向敌人送去金银丝帛。
春秋时期尚且可报九代之仇,而今六十年过去了依然议和不休。
那些将领难道没有享受俸禄的念头?将军必定不是为了自己而图谋。
去完善
释义
1. "三杰人材有重轻":三杰指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此处借指朝中的三位杰出人才。人材指人才,重轻指重要程度。
2. "子房呼字不呼名":子房为张良的字,这里用子房来称呼张良,而非直呼其名,表示尊重。
3. "天授家传此韬略":天授指天生的智慧,韬略指兵法战略。这句话意思是张家的兵法战略是天生加上家学传承的。
4. "固应堂上有奇兵":堂上指朝廷,奇兵指特殊的军事力量。这句话意思是朝廷中有特殊的军事力量。
5. "方虎成功张仲在":方虎指汉朝名将李广,张仲指张良的弟弟张仲。这句话意思是像李广一样成功的人物张仲也存在。
6. "惟忠与孝一心纯":这句话意思是张仲忠诚孝顺的品质非常纯粹。
7. "英姿鹦鹉洲前见":鹦鹉洲是长江中的一个沙洲,位于湖北省江陵县,这里用来形容张仲的英姿。
8. "异日麒麟合上人":异日指将来,麒麟合是古代一种荣誉封号,这里用来赞美张仲将来一定会得到麒麟合的称号。
9. "挟纩皆由一语温":挟纩指拿着棉衣给别人穿,这里用来形容张仲关爱士兵的行为。
10. "吮疽效命亦前闻":吮疽指用嘴吸脓疮,这里用来形容张仲关心士兵的身体状况。
11. "听得武昌军士说":武昌是当时的一个军事要地,这里用来强调这个消息的重要性。
12. "张家军比岳家军":岳家军指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率领的军队,这里用来对比张家军的实力。
13. "元颜辛巳寇边日":元颜指元朝的皇帝,辛巳指公元1221年,寇边指侵犯边境。这句话意思是元朝皇帝在1221年侵犯边境的时候。
14. "十骑能收唐邓州":这句话意思是张家的军队只有十个人就能收复唐朝的邓州。
15. "奈何养兵一百万":奈何指无奈,养兵指培养军队。这句话意思是无奈培养了一百万的军队。
16. "岁以金缯遗虏囚":岁指每年,金缯指金银丝织品,遗虏囚指送给敌人。这句话意思是每年都用金银丝织品送给敌人。
17. "春秋尚复九世雠":春秋指时间,尚复指仍然记得,九世雠指九代的仇敌。这句话意思是虽然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仍然记得九代的仇敌。
18. "和议于今六十秋":和议指和平协议,六十秋指六十年。这句话意思是和平协议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年了。
19. "诸将宁无持禄念":诸将指各位将领,宁无指难道没有,持禄念指追求功名利禄的念头。这句话意思是难道各位将领都没有追求功名利禄的念头吗?
20. "将军必不为身谋":将军指张仲,为身谋指为自己考虑。这句话意思是张仲一定不会为自己考虑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又代上张帅太尉》,表达了诗人对张帅太尉的敬仰和赞美。诗人认为张帅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表现出忠诚、孝顺、英勇和智慧的品质。同时,诗中也隐含着对当时战争的忧虑和对和谈的不满,认为将士们应该为了国家而勇敢战斗,而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代上张帅太尉》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沈继祖,创作于公元1145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入侵,国家动荡不安。
在沈继祖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工部侍郎、尚书左仆射等职,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后来在朝中重新受到重视,但仍无法摆脱政治斗争的漩涡。这些经历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沈继祖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方面,金兵入侵,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另一方面,朝廷内部腐败严重,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沈继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作品,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忠诚良将的敬仰之情。
在《又代上张帅太尉》这首诗中,沈继祖以张帅太尉为榜样,表达了对忠诚良将的敬仰之情。他希望像张帅太尉这样的忠诚良将能够带领国家走出困境,重振江山。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