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间仰山临济得大愚力得黄蘖力颂
黄蘖山头遭痛棒,大愚肋下报冤雠。
当机一喝惊天地,直得曹溪水逆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黄蘖山遭受严厉斥责,
实在是懵懂无知结下的怨仇。
突然醒悟的一喝惊天动地,
使得曹溪水都为之倒流。
去完善
释义
1. 黄蘖:即黄檗山,位于湖南长沙附近。
2. 大愚:人名,是唐代的一位禅师。
3. 临济:禅宗的一个分支,以棒喝为特色。
4. 当机:指掌握时机的人。
5. 曹溪:位于广东韶关附近的河流,是禅宗六祖慧能修行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释德光颂扬仰山与临济两位禅宗大师之作,以黄蘖、大愚作为比喻,表现他们在禅修之路上的艰难探索和成就。首句描述仰山与临济在修行的道路上遭遇困境和挑战,犹如遭受黄蘖山头的痛棒;次句则描述他们努力克服困难,以坚韧的精神迎难而上,就如在大愚禅师的指引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当机一喝惊天地”是对二位大师传道时威力的赞美,他们的教导如同天地间的震撼,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最后一句“直得曹溪水逆流”则是通过想象的手法描绘出禅学的魅力:以曹溪之水逆流的形象暗示禅宗思想的影响力之深远。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力丰富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仰山、临济两位禅师的敬仰之情和对禅宗思想的高度赞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沩山间仰山临济得大愚力得黄蘖力颂》这首诗是释德光在晚唐五代时期创作的。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战争频繁,民众生活困苦。然而,这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许多僧人选择在山中修行,寻求心灵的慰藉。
释德光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他曾游历各地,学习佛法,后来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禅师。他在沩山、仰山等地的寺庙中修行,深入研究了禅宗的教义。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大愚和黄蘖等,他们在禅学方面给予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在这个时期,禅宗在中国佛教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禅宗强调个人直接领悟佛法,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德光通过自己的修行和体验,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