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打克宾克宾如此答颂
罚钱出院扬家丑,兴化聱头遇克宾。
父子不传真秘诀,棒头敲出玉麒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缴纳罚款离开医院,宣扬家庭丑闻;在兴化遇到阻挠的人,克服阻碍再前进。
父亲和儿子没有传承真正的秘密方法,用木棒击打出现玉麒麟的形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罚钱出院扬家丑:指因为犯错而被罚款,导致家庭财务困难,无法维持正常的生计,进而使家庭的一些不和谐的事情暴露出来。
2. 兴化:福建莆田的一个地区。
3. 聱头:广东一带方言,指愚钝、不聪明。
4. 克宾:客人的意思。
5. 真秘诀:真正的秘密或技巧。
6. 棒头:棍子的一端。
7. 玉麒麟:古代一种珍贵的玉石雕刻的装饰品,此处用来比喻有才华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德光在兴化与克宾的相遇,以及两人之间的一段对话。首句“罚钱出院扬家丑”,表达了诗人被罚钱后离开医院,却仍然坚持宣扬真理的坚定信念。接下来的“兴化聱头遇克宾”,意味着两人在方言交流中互相理解对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诗中的“父子不传真秘诀”,象征着两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和分享,尽管他们并非父子关系,却像父子般传递着真实的智慧。而“棒头敲出玉麒麟”则比喻他们在相互辩论和激辩中,如同经过磨练,各自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魅力。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智慧,体现了诗人德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名为《兴化打克宾克宾如此答颂》,作者是宋代著名的僧人释德光。创作时间为公元1051年,此时正值北宋时期,是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僧人和文人都受到了佛教的深刻影响。释德光作为一位僧人,对佛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和对世间百态的洞察。
释德光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较为复杂。他曾游历四方,广结善缘,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往来。然而,他的名声也引起了世俗社会的关注,使他不得不隐居山林,潜心修行。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促使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于尘世纷争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时代背景方面,宋朝是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思想共存,相互交融。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人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释德光的这首诗歌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既体现了佛教的哲理思考,又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