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 其一

标题包含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 其一
岩前绿水无人渡,洞里碧桃花正开。 东望蓬瀛三万里,等闲飞去等闲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信孺(1043年-1122年),字孚若,号宜州先生,福建莆田人。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方信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岩石前看那静静流淌的绿色溪水,没有人经过;山洞内碧桃树开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向东望去,蓬莱、瀛洲等仙岛在三万里的远方,仿佛触手可及。它们轻松地飞来飞去,同样也轻松地返回原地。
去完善
释义
1. "义宁":是元朝时的一个县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修水县。 2. "华岩洞":又作“华岩山”,是中国的一座名山,在四川省。 3. "纯阳真人":又称吕洞宾,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道士。 4. "绿水":古人常常用绿水来形容流水清澈的样子。 5. "蓬瀛":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美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信孺在游览义宁华岩洞时所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华岩洞周围的自然景色:岩前的绿水悠悠流淌,而洞里的碧桃花正在盛开。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东望蓬瀛三万里”中,诗人向东眺望,表达了其壮志凌云、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这里的“三万里”也暗含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故土的怀念。 最后一句“等闲飞去等闲来”,则以仙鹤的形象寓意人生之短暂与匆匆。诗人以轻松的姿态面对生死离别,表现出达观的人生态度。在这首诗中,方信孺成功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使得诗篇充满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 其一》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末期,公元1125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方信孺正身处战乱纷飞的北宋末年。此时的北宋政权岌岌可危,内忧外患严重。边疆的少数民族不断侵扰,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作为一位士人,方信孺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表达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此外,这一时期的方信孺个人生活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秉公执法而遭到权臣的排挤,最终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这使得他对现实世界充满了失望和无奈,从而转向道家思想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这首《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 其一》中,方信孺借用了道家的哲学观念,表达了他的出世思想。他以华岩洞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借此表达了对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与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心中的矛盾与挣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