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黄巢矶

标题包含
黄巢矶
天下纵横辙迹环,舳舻不许度前湾。 江神少为摧凶焰,要使留金六祖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信孺(1043年-1122年),字孚若,号宜州先生,福建莆田人。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方信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世界各地游历的过程中,船只不能前行通过前面的港湾。请求江神削弱邪恶的力量,使得六祖山的金光能够保留下来。
去完善
释义
《黄巢矶》:本诗描写的是长江中的黄巢矶一带的壮丽景象。 1. 天下纵横辙迹环:“天下”指的是整个国家或世界;“纵横”指东到西,南到北,广泛分布;“辙迹环”是指车轮留下的痕迹环绕不断。这句诗句意思是,全国各地都有车行马踏的痕迹。 2. 舳舻不许度前湾:“舳舻”是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这里可以理解为大型的船队;“前湾”是前面转弯的地方。这句诗句意味着在大江中,不允许大型船队经过前面的转弯处。 3. 江神少为摧凶焰:“江神”是对江河的拟人化称谓,这里可能带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摧凶焰”是打压邪恶势力的意思。这句诗句希望江神能稍稍打压一下邪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4. 要使留金六祖山:“要使”是表示意愿的词语;“留金”是保留金色年华的意思;“六祖山”是一个地理名称。这句诗句表明,希望能永远留存金色的六祖山美景。
去完善
赏析
《黄巢矶》是南宋诗人方信孺所作的一首描绘江滩景象的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水滔滔不绝、生生不息的赞叹和对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之情。 首句“天下纵横辙迹环”,以“天下”开篇,突出了江水的宏大景象。接着用“纵横辙迹环”来形容江水的流动状态,如同车马驰骋在大地之上,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浩瀚和活力。 第二句“舳舻不许度前湾”,则通过“舳舻”(指大型船只)的形象,进一步强调江水的宽阔无垠。而“不许度前湾”,则表现出了江水浩渺、无涯无际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法逾越之感。 第三句“江神少为摧凶焰”,则通过对“江神”的呼告,表达了作者对江水的一种敬畏之心。而“少为摧凶焰”,则是希望江神能够消除恶势力的嚣张气焰,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关注。 末句“要使留金六祖山”,则是对江水在六祖山留下金色沙滩的赞美。其中“留金”一词,形象地描绘出金沙铺满江滩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整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江水流经六祖山时留下的美丽景色的赞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巢矶》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方信孺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69年,正值南宋中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靖康之耻、金国南侵等,导致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一时期,方信孺作为南宋官员,曾数次出使金国,力图恢复中原故土。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和金国的强势,他的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这使得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黄巢矶》这首诗中,方信孺以黄巢矶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他通过描绘黄巢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希望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愿望。同时,他也通过描述自己的遭遇,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