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珊瑚井

标题包含
珊瑚井
可怪仙翁亦世情,珊瑚还许致殷勤。 波神不是赵佗客,即是前身石季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信孺(1043年-1122年),字孚若,号宜州先生,福建莆田人。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方信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真是奇怪,这神仙也知人间情感,他送来珊瑚显示他的深情厚意。这海底神祇,既不是来自南海的旅客,就是前世的花花公子石季伦。
去完善
释义
1. 仙翁:此处指仙人。 2. 世情:尘世之情。 3. 珊瑚:红色或橙色的海洋生物,此处以珊瑚代指珍珠。 4. 殷勤:恳切周到。 5. 波神:海神。 6. 赵佗客:指南方的使节。赵佗是古代南越国的国王。 7. 石季伦:即石崇,西晋文学家,以豪富著称,此处用以比喻奢华之人。
去完善
赏析
《珊瑚井》是南宋诗人方信孺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神话传说为背景,通过对珊瑚井的描绘,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感慨。 首句“可怪仙翁亦世情”,是说神仙也有世俗之情。这里的“仙翁”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他们本应超脱世俗,但在这首诗中,却表现出了世俗的情感。这一设定为后面的诗句铺垫了情感基调。 第二句“珊瑚还许致殷勤”,是对珊瑚井的描述。珊瑚是一种珍贵的海生生物,在这里被用来形容井中的珊瑚美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方信孺深情厚谊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三句“波神不是赵佗客”,是比喻和象征的表达。“波神”是指海神,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赵佗客”是指秦始皇时期的赵国使者赵佗,他曾向南海神祈求长寿。诗人把自己比作赵佗客,表示自己也像他一样,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的渴望。 最后一句“即是前身石季伦”,是诗人对自己的感叹。“石季伦”是西晋的石崇,他是当时著名的富商,因富可敌国而被称为“金谷园”。诗人以石崇自比,表示自己虽然有神仙之才,却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珊瑚井为主题,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感慨。诗人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他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珊瑚井》是南宋诗人方信孺的一首描绘海底世界美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也就是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兵南侵、靖康之耻等,这些都对当时的文人和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方信孺作为一名文人,他的诗作往往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然而,在这首《珊瑚井》中,他却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瑰丽的海底世界画卷,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的时期。尽管如此,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依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途径。方信孺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作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