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刘氏双阙

标题包含
刘氏双阙
双阙岧峣即是碑,天荒初破此娥眉。 行人来往手加额,解说当年旌表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信孺(1043年-1122年),字孚若,号宜州先生,福建莆田人。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方信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两柱高耸的石碑屹立在远方,仿佛是天地初开之时所立的纪录。来来往往的人们双手抱拳在额头前,聆听关于那个时代的荣耀与光辉。
去完善
释义
1. 双阙:指双江和江源县古时的两座城楼,也叫山门。 2. 岧峣:形容高峻的样子。 3. 天荒:指边远荒凉的地区。 4. 娥眉:喻美好的事物或风景。这里指刘氏双阙。 5. 手加额:伸出手放在额头上的动作,表示尊敬、赞美。 6. 旌表:封建时代皇帝表彰德行、功业的事迹,如封赏、赐匾等。
去完善
赏析
《刘氏双阙》这首诗歌以“双阙”为主题,传达了诗人对方信孺对自己事业的肯定和赞美。“双阙”在这里指的是汉朝刘胜的妻子窦皇后陵墓前的石柱,也被视为方信孺的精神象征。 诗歌第一句“双阙岧峣即是碑”,描述了双阙的高耸与威严,意味着方信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第二句“天荒初破此娥眉”,则用天荒地老来形容方信孺的贡献之大。接下来两句,诗人通过描绘行人为双阙感到敬畏,进一步强调方信孺崇高的地位。最后一句“解说当年旌表时”,表达了对方信孺一生功绩的赞美和对他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刘氏双阙》是南宋诗人方信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福建泉州刘氏双阙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诗人方信孺游历祖国各地,写下了一系列描绘自然风光和古迹名胜的诗篇。 人生际遇:方信孺是一位才学兼备的文人,他曾担任过朝廷的官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他正过着隐居生活,寄情山水,以诗歌抒发胸臆。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在建筑艺术方面,当时的皇宫、庙宇、府第等建筑都颇具规模,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此外,这一时期也是福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泉州等城市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形成了繁荣的商业和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刘氏双阙》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方信孺通过对刘氏双阙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了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