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曜石
九峰参立倚空明,好事传闻应列星。
运石早知能赎罪,上书何必待缇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九座山峰矗立在天空之下,照亮了这片空间;人们纷纷传说这美景就像星星一样璀璨。采石之事从古至今都有人知道,他们用它来赎回他们的过错;写信提醒别人又何须等待缇萦的出现呢?
去完善
释义
1. 九峰:泛指多座山峰。此处特指九曜山上的山峰。
2. 倚空明:指山峰高耸入云,直插天际。
3. 好事传闻:此处指关于九曜石的美丽传说。
4. 列星:众星,繁星。
5. 运石:这里指的是传说中西汉时期民间女子缇萦为救父不惜背负巨石前往朝廷请求赦免的故事。
6. 赎罪:这里指的是方信孺想借此表达他认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以弥补过去的过错。
7. 上书:向皇帝呈递建议或诉说的文书。
8. 何必待缇萦:表示不必等待他人帮助,自己也可以采取行动达成目标。
去完善
赏析
《九曜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同时也寓含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政治观念。在诗歌中,方信孺以“九峰”和“好事传闻”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他通过运用“列星”这一形象比喻,传达了世间万物皆有其位置的哲学思考。同时,方信孺还借助于“运石赎罪”和“上书缇萦”的典故,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和政治改革的关注与期望。总的来说,《九曜石》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一位文人墨客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曜石》是南宋著名文人方信孺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大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这段时间。
在创作这首诗时,方信孺正值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在他青年时期,南宋政权正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威胁。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方信孺立志投身报国,成为了一名抗金将领。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赢得了朝廷的赏识和百姓的爱戴。
在这段时间里,方信孺时常在战场上奔波,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他在《九曜石》一诗中,通过对九曜石的描绘,表达了对抗金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早日结束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