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仙观

标题包含
五仙观
蹁跹天上五仙人,羊驾何年到海滨。 晋汉相传半无有,观中遗石自轮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信孺(1043年-1122年),字孚若,号宜州先生,福建莆田人。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方信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轻盈起舞的仙女们来自天堂,骑着神兽降临海滨。她们的故事在晋朝和汉朝之间流传,有一半被证实是虚构的,但在寺庙里遗留的石头依然见证着她们曾经的辉煌。
去完善
释义
蹁跹:形容轻快地旋转舞动的样子。 天上五仙人:这里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五位仙人。 羊驾:传说中神仙的座驾,这里指神仙降临人间。 晋汉:分别指的是晋朝和汉朝,这里是泛指历史上的各个朝代。 半无有:指传说在历史上存在或不存在的问题。 遗石:遗留下来的一块石头。 轮囷:形容石头的大而奇特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五仙观》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神仙世界的想象和对五仙人的敬仰之情。诗人以“蹁跹天上五仙人”开篇,勾勒出五仙人轻盈飘逸的形象,为读者营造出一个神秘莫测的仙境氛围。接着诗人提到“羊驾何年到海滨”,意指五仙人骑着神羊降临人间的场景,强化了仙境的神秘感。然后诗人通过“晋汉相传半无有”暗示了五仙人的传说在历史上传承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版本和解读,使人们对五仙人的传说产生更丰富的联想。最后诗人以“观中遗石自轮囷”作结,表达了尽管关于五仙人的故事有诸多版本,但观中的遗迹仍然存在,见证了五仙人的传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的事实。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古代神话传说的独特见解和对历史的深入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仙观》是南宋诗人方信孺的一首描绘道教庙宇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 在这一时期,方信孺正处于中年阶段,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同时也目睹了南宋王朝的衰败景象。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间疾苦,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在南宋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式微,而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在民间开始盛行。这一时期,五仙观作为广州的一座著名道教庙宇,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方信孺在游览五仙观时,被其神秘的宗教氛围所吸引,从而创作了这首《五仙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