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鹤舒台

标题包含
鹤舒台
危台老石寄层巅,鹤驾逢迎不记年。 今日归来应一笑,山川城郭故依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信孺(1043年-1122年),字孚若,号宜州先生,福建莆田人。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方信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高高的山巅之上,古老的石台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可以看到昔日仙鹤降临的画面。如今我们故地重游,感叹时光荏苒,而这座城市的山川景色却依然如故,仿佛未曾改变。
去完善
释义
1. "危台":指高耸的亭台。 2. "老石":这里指的是年代久远的石头。 3. "层巅":层层叠叠的山顶。 4. "鹤驾":仙鹤驾车,这里形容高雅的品质。 5. "逢迎":迎接的意思。 6. "不记年":无法计算出具体的时间。 7. "笑":这里是含意深刻的笑容。 8. "山川城郭":泛指自然与城市的景观。 9. "故依然":依旧是过去的模样。
去完善
赏析
《鹤舒台》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首句“危台老石寄层巅”描绘了诗人在高山之巅所见的景象,古老的石头堆砌而成的险峻高台,寓意着时间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第二句“鹤驾逢迎不记年”则借用了神话传说,传达了岁月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接下来的两句“今日归来应一笑,山川城郭故依然”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流转、风景依旧的感叹,透露出诗人在漂泊多年后重回故地,发现景色依然如昔时的欣喜之情。这首诗以山水的永恒衬托出人生的短暂,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眷恋和对历史沉思的复杂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鹤舒台》是南宋著名诗人方信孺所作,创作于公元1189年前后。 在创作这首诗时,方信孺刚刚辞官南归,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官场生涯。他曾任刑部郎官,参与过抗击金兵的战役,深知国家百姓之苦。南归后,他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关注个人心灵的成长和对生活的热爱。 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政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斗争中,而方信孺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诗文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