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濠

标题包含
南濠
经营犹记旧歌谣,来往舟人趁海潮。 风物眼前何所似,扬州二十四红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信孺(1043年-1122年),字孚若,号宜州先生,福建莆田人。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方信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至今仍难忘那古老的歌谣, 船夫们忙碌地驾着小舟随波逐流。 眼前的景色有何独特之处? 好似扬州的二十四红桥的美景再现。
去完善
释义
1. 经营:这里是规划和建设之意。 2. 歌谣:此处指当地的民谣或传说。 3. 趁海潮:趁着海潮的时机,指船只在涨落潮之间航行。 4. 风物:风光景物。 5. 扬州二十四红桥:此处的“二十四红桥”是指位于江苏扬州市的一座著名桥梁,即二十四桥。因唐代杜牧诗《秋夕》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广为人知。这里用扬州二十四桥比喻南濠的风景之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记忆中的南濠景象。首先,诗人通过“经营犹记旧歌谣”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紧接着,他用“来往舟人趁海潮”描述了当时的繁荣景象,船只往来不息,人们借助海潮进行贸易活动。而诗的后两句则进一步拓展了画面,“风物眼前何所似,扬州二十四红桥。”诗人以南濠的风物与扬州的二十四红桥相比,表达了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濠》是南宋诗人方信孺的一首描绘家乡风光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时期。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军事压力。 方信孺作为南宋士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也颇有一番波折。他曾担任庆远军节度使、广东转运副使等地方官员,后来因上疏论政而被贬谪到广西钦州。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对家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眷恋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南濠这个地方,方信孺看到了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青山绿水,绿树成荫,鸡犬相闻,百姓安居乐业。这些景象与他所处时代的战乱和动荡形成鲜明对比,使他更加感慨万千。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濠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