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涌山
龙伯何年钓巨鳌,两峰漂荡入洪涛。
人间灵迹无寻处,仙涌罗浮相对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龙伯在什么时候钓到了巨大的海龟呢?是两个山峰在海浪中漂浮的时候吗?我们在人间已经找不到这个神奇的痕迹了。但是,美丽的仙人涌和罗浮山仍然矗立在那里,互相映衬着对方的高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龙伯:传说中的巨人,能行走于海上的仙人。
2. 巨鳌:大海龟,相传为支撑天地的神兽。
3. 两峰:指仙涌山的两座山峰。
4. 漂荡:漂浮荡漾,形容水波的波动状态。
5. 洪涛:巨大的波浪,形容水面波涛汹涌的景象。
6. 人间灵迹:人世间的神奇景象或神秘遗址。
7. 无寻处:难以寻找,找不到的地方。
8. 仙涌罗浮:古代传说中东汉神仙方士李脱驾鹤飞至南海的罗浮山,因此仙涌山与罗浮山并称为仙山,常用来形容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龙伯垂钓巨鳌的神话传说以及仙涌山的壮丽景色。诗人借用了传说中的龙伯垂钓巨鳌的故事,以此表达对仙涌山景色的赞美。诗中的“两峰漂荡入洪涛”描绘了山峰在汹涌的波涛中漂浮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观和神秘。而“人间灵迹无寻处,仙涌罗浮相对高”则传达了诗人对仙境的神秘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方信孺对仙涌山的独特见解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仙涌山》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方信孺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北方的辽金政权和西北的西夏政权都对南宋构成了威胁。
在这段时间里,方信孺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曾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吏,但由于他性格刚直,不愿向权臣低头,因此在官场上的经历并不顺利。他曾因为直言不讳而被贬谪到广东雷州半岛的徐闻县任县令。在徐闻期间,方信孺亲眼目睹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困苦,这也促使他写下了许多关心民生疾苦的诗篇。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崇尚理性和务实的精神,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方信孺将个人遭遇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仙涌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在其中经历了曲折的人生道路,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正是诗人在这特殊历史时期和个人经历中所孕育出的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