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行
君不见四更五更月,杜宇口流望帝血。
何为生子寄别巢,毛羽摧残悲哽咽。
将亡皎皎贾廉名,而今怨望未休歇。
天运自古有废兴,金瓯屹然亦伤缺。
尧舜受禅夏商衰,夷齐孤竹如敝鞋。
且须有酒拚颜赤,莫向东风空戚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是否看到了四五点钟的月亮,杜鹃鸟的口中流出了望帝的鲜血。
为何要生儿育女离开自己的巢穴呢,羽毛被摧残令人悲伤哽咽。
将被淘汰的贾谊和屈原等人,如今仍有怨恨未能平息。
自古以来天运就有盛衰更迭,国家的疆土也会有损伤缺失。
尧舜接受禅让时夏商开始衰落,伯夷、叔齐如同破旧的鞋子般孤独。
姑且要有美酒来染红面颊,不要对着春风徒然伤感。
去完善
释义
1. "杜宇":杜鹃鸟的别称。古人认为杜鹃啼声哀苦,因此常以"杜宇"象征哀愁、思乡之情。
2. "望帝":古代蜀国国王杜宇的称号,相传他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天鸣叫哀号,直到口中流血。这里用"望帝血"比喻杜鹃鸟口中的鲜血。
3. "寄别巢":指杜鹃鸟不在自己的巢中孵化,而是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
4. "将亡皎皎贾廉名":"贾"指的是晋代诗人谢灵运;"廉"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这句诗意味着,即使他们的名声已经衰落,但他们仍然是诗歌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
5. "天运自古有废兴":意思是天地间的运行自有兴衰更替的规律。
6. "金瓯":形容国家的疆土完整无缺,这里用来比喻国家疆域的稳固。
7. "尧舜受禅夏商衰":讲述古代历史中尧舜禹的禅让制度,以及夏朝和商朝的兴衰交替。
8. "夷齐孤竹如敝鞋":引用姜子牙和伯夷、叔齐的故事,寓意贤能之士虽然怀才不遇,但也要坚守节操。
9. "有酒拚颜赤":指畅饮美酒,使得面色通红。
10. "莫向东风空戚戚":不要对着春风暗自哀伤。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杜宇行》以杜鹃鸟(杜宇)为象征,通过描绘其悲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和忧虑。诗人以杜鹃鸟的哀鸣作为开篇,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危机时刻人们的痛苦心情。接着,诗人用“将亡皎皎贾廉名,而今怨望未休歇”揭示了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境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随后,诗人通过回顾历史,认识到“天运自古有废兴”的历史规律,表达出对民族复兴的希望和信心。最后,诗人勉励人们在艰难困苦中要保持乐观心态,不要因暂时的困境而沮丧消沉,要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共同振兴民族。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当和高尚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杜宇行》是南宋诗人赵友直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59年,正值南宋晚期,国家内外交困,战乱频繁。赵友直在此时离开家乡四川,避乱江南,亲眼目睹了流离失所的百姓,感怀世事沧桑,遂创作了这首长诗。
在这个时期,赵友直的人生经历了很多变故。他出身书香门第,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回乡。然而,时代的动荡让他失去了家园,被迫流亡江南。在这个过程中,他对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创作《杜宇行》的时期,南宋正处于金、蒙两强夹击的困境。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而西方的蒙古势力逐渐壮大,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军事疲弱。这些时代背景都为赵友直的诗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家国之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