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剑歌
家徒四壁何所有,横悬三尺电光溜。
床头醉看白虹飞,中夜犹惊玉龙吼。
潜倚空山泣鬼神,寒芒逼人动牛斗。
无迺干将是前身,莫邪清淬浑天授。
今者羞为妇女看,霜棱蟠蛰匣中久。
何日露拔斩长鲸,启函一展剸犀手。
豪曹湛卢祇自珍,雷焕张华世莫遘。
傥尔识取英雄眸,此时挥霍任驰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中空空如也,但见墙上挂着三尺电灯。床前醉眼看那灯光犹如白虹飞升,半夜里还会被这玉龙般的吼声惊醒。在空旷的山中仿佛有鬼神哭泣,寒冷的锋芒触动人心。也许我前世是干将,用莫邪剑清除杂质是我的天赋。现在这把剑只能藏在盒子里,真希望有一天能拿出来斩断鲸鱼,开启盒子展示犀利的剑术。虽然豪曹和湛卢都是珍贵的宝剑,但他们都未能遇到雷焕和张华那样的知己。如果你能理解英雄的眼神,我会毫不犹豫地展现我的才华。
去完善
释义
1. 家徒四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2. 三尺电光:指宝剑。
3. 白虹飞:形容剑光闪烁,如彩虹般美丽。
4. 中夜:半夜。
5. 玉龙吼:形容剑出鞘时发出的声音。
6. 潜倚:隐藏在。
7. 空山:山中空旷之地。
8. 泣鬼神:形容宝剑的神异威力。
9. 寒芒:冷峻的光芒。
10. 动牛斗:形容宝剑的威势。
11. 无迺:或许,大概。
12. 干将:古代名剑之一。
13. 莫邪:古代名剑之一,与干将为一对。
14. 清淬:指宝剑经过多次磨砺,品质更加优良。
15. 浑天授:指宝剑是天生的神物。
16. 羞为妇女看:不愿意被平庸之人所欣赏。
17. 霜棱:形容宝剑的锋利。
18. 蟠蛰:隐藏。
19. 匣中:指剑藏在剑鞘中。
20. 露拔:拔剑出鞘。
21. 斩长鲸:比喻除掉强大的敌人。
22. 启函:打开剑匣。
23. 剸犀手:形容用剑技艺高超的人。
24. 豪曹湛卢:都是古代名剑的名称。
25. 祇自珍:只自己珍惜。
26. 雷焕:古代名人,传说曾得到双龙剑。
27. 张华:古代名人,传说曾得到石勒剑。
28. 莫遘:不能相遇。
29. 英雄眸:英雄的眼睛,比喻能识别宝剑的慧眼。
30. 挥霍:形容宝剑挥舞的速度。
31. 驰骤:形容宝剑挥舞的气势。
去完善
赏析
《悬剑歌》描绘了一柄深藏不露、难得一见的神兵利器。诗人以“家徒四壁何所有,横悬三尺电光溜”开篇,展现出宝剑的珍贵罕见。随后用“床头醉看白虹飞,中夜犹惊玉龙吼”表达出宝剑的神秘和威力。
“潜倚空山泣鬼神,寒芒逼人动牛斗”则描述了宝剑藏身深山,静静等待那个能赏识它的人出现。诗人深信这把宝剑有着神秘的来历,如同干将、莫邪般,是天地间难得的瑰宝。
“今者羞为妇女看,霜棱蟠蛰匣中久”反映出宝剑的持有人对它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欣赏,使其长久埋没。但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它会找到真正懂得它的主人,像“露拔斩长鲸”那般发挥自己的价值。
同时,诗人对比了那些自珍其宝却无人赏识的人和物,如豪曹、湛卢等,表达了对于宝剑被埋没的惋惜与感叹。而最后一句“傥尔识取英雄眸,此时挥霍任驰骤”,则是对未来可能的命运的期待,盼望有朝一日,它能在一位英雄的手中发挥无穷威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悬剑歌》是南宋著名诗人赵友直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正值宋朝政治动荡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赵友直的家族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事件。他的父亲在靖康之役中被金人俘虏,母亲在他年幼时去世,使他从小就成了孤儿。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仍然刻苦学习,后来成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激化,赵友直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一员,对国家的现状感到忧虑和痛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民族尊严和正义的追求。
在《悬剑歌》中,赵友直以宝剑为象征,表达了愿为国家效力、保卫家园的决心。他将宝剑悬挂在高山之巅,象征着自己对国家忠诚的决心,以及对自己才能的信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的期待,希望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重整山河,重振汉室雄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