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观兰
彭泽当年成菊癖,予今亦欲订兰盟。
三杯酒向花边泻,一首诗从月下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彭泽那个时代养成了对菊花的热爱,如今我也想要与兰花订立盟约。对着花儿饮下三杯美酒,月光下吟咏出诗歌的新篇。
去完善
释义
1. 彭泽:指陶渊明(陶潜),东晋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喜欢菊花,曾作《桃花源记》等诗文,以寄托理想的生活境界。
2. 成菊癖:指的是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已到了痴迷的地步。这里借用陶渊明的喜好来表示对兰花的欣赏之情。
3. 予:作者自称。
4. 订兰盟:订立兰花之盟,意为共同欣赏兰花的品质。
5. 三杯酒:此处表示饮酒的雅量,也是对酒的赞美。
6. 花边泻:在花旁饮酒。
7. 月下赓:在月光下唱和诗篇。赓,本指继续别人的诗歌或文章。此处表示与朋友一起赏兰赋诗的愉悦情景。
去完善
赏析
《与友观兰》这首诗歌以菊、兰这两种典型的秋、夏之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之情。首句提及的“彭泽”暗指陶渊明,他因喜好菊花而闻名于世,并以菊作为他的象征;而诗人也表明自己亦决心与兰结下不解之缘,意味着他与陶渊明志同道合,都具有高洁的品质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在诗中,“三杯酒向花边泻”表达出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兰花,共饮美酒的热闹景象。而“一首诗从月下赓”则描述了他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共同创作诗歌的过程,传达出文人墨客之间相惜相知、共襄雅事的欢愉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友观兰》是南宋诗人赵友直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也就是宋朝末期。
在这个时期,赵友直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当时的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这并未影响赵友直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他选择了以诗歌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情操的品质。
与此同时,兰花作为一种具有高尚品质的象征,在当时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赵友直与朋友一同观赏兰花,通过描绘兰花的美丽形态和芬芳香气,传达出对友谊、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这首诗中,赵友直通过对兰花的赞美,表达了他在混乱社会中寻求宁静与美好的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