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画

标题包含
观画
菰蒲欹倒洲渚生,江流茫茫亦清平。 小舟击汰如有声,入眼初觉非丹青。 便欲从之载酒行,忽怪四壁风涛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水边的菰蒲倾倒而生在洲岛间,河流浩渺,显得平静而清澈。一艘小船轻轻地拍打着水面,发出“啪啪”的声音,看起来不像是用笔墨描绘出的画面。我想要乘上这艘小船带着美酒畅游,忽然感觉四周墙壁的风浪似乎在惊动着我。
去完善
释义
1. 菰蒲:指水草,即蒲草和水中的茭白。 2. 欹倒:此处形容植物倾斜生长的样子。 3. 洲渚:水中的陆地或河岸。 4. 江流:江河的水流。 5.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6. 清平:指江水清澈平静。 7. 小舟击汰:形容小船在江水中划行。 8. 似有声:似乎能听到小舟划行时触水之声。 9. 丹青:绘画的艺术手法。 10. 从之:跟随前行。 11. 载酒行:载着酒继续行走。 12. 怪:惊讶,奇怪。 13. 四壁风涛:形容四周的环境如同风浪激荡。
去完善
赏析
《观画》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描绘江上风光的诗。诗人通过对画作的欣赏,表现出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的第一句“菰蒲欹倒洲渚生”,描述了江边水草和岛屿的景象,展现出江水流动的自然美。第二句“江流茫茫亦清平”,进一步强调了江水的宽广和宁静,给人以清净和平的感觉。这两句为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为后续的内容铺垫了基础。 接着,诗人通过“小舟击汰如有声,入眼初觉非丹青”两句,描绘了小船在江面行驶的场景。其中,“击汰有声”形象地表现了小舟在水面上轻轻摇动的动态美,而“非丹青”则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象的真实感和生动性的赞美。 接下来的“便欲从之载酒行,忽怪四壁风涛惊”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乘坐小船畅游江上的愿望,但突然间发现四周的风浪骤起,令他惊讶不已。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使读者不禁产生联想,仿佛感受到了画面的动态之美。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画》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0年前后,正是南宋时期,也是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晁公溯作为一位文人,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观赏了一幅描绘山水景色的画作,感受到了画家通过笔墨传达出的意境,并对此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幅画作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以及小时候在山间嬉戏的美好时光。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是,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许多文人和知识分子都选择了远离政治,投身于文学、艺术等领域。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这首《观画》就是晁公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