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观
登寻丹壑到玄都,接日红霞照座隅。
即向周回岩下看,似看曾进画图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攀登寻找那深谷到达神秘的境地,接近日出的地方,红色的晚霞映照在角落里。马上向周围的山岩下面看去,好像看过曾经进入过的画卷一般。
去完善
释义
玄都:指道教的仙宫。
丹壑:即丹穴,相传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接日红霞:指阳光照射下的红色霞光。
周回:四周。
岩下:山岩下面。
曾进:曾经进入。
去完善
赏析
《玄都观》描绘了诗人徐氏游览玄都观的所见所感。首句“登寻丹壑到玄都”以描述地点开篇,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山水风光画卷。接下来的“接日红霞照座隅”一句,通过色彩的渲染,进一步展现了玄都观的美丽景色。诗人用“红霞”一词形象地表达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在大地上的景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第三句“即向周回岩下看”,诗人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通过对山岩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身处其中的真实体验。最后一句“似看曾进画图无”则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美,认为眼前的景色美轮美奂,仿佛是画家精心绘制的一幅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玄都观的美丽景色,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玄都观》是唐代诗人徐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在这个时期,徐氏作为皇室宗亲,经历了皇室的动荡和宫廷生活的波折。
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逐步复兴。然而,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仍然十分激烈,朝政不稳,民生疾苦。徐氏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皇室家族的兴衰荣辱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玄都观这个特定的地方,徐氏看到了满眼的春色,但心中却充满忧虑。她以“百舌问花花不语”来表达自己渴望国泰民安的愿望,以及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一个有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