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丈人观

标题包含
丈人观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当时信有壶中景,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年间,与元妃一起追寻教化的境界,共同攀登灵鹫山寻找真正的仙人。那时候,我们相信这个世间存在着仙境,只是惭愧自己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道理。我们也曾期盼过上万年的太平盛世。
去完善
释义
《丈人观》:丈人观是唐代蜀地的一处道观。 1. 早与元妃慕至化:元妃,指唐玄宗的元配皇后杨氏;慕至化,敬仰道教。这句意为早在元妃之时就敬仰道教。 2. 同跻灵岳访真仙:跻,登临;灵岳,仙山;真仙,仙人。这句意为一同登上仙山寻访仙人。 3. 当时信有壶中景:壶中景,即仙境。这句意为当时深信存在仙境。 4. 惟惭未致华胥理:华胥,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国度;理,道理,治国之道。这句意为遗憾的是未能实现华胥国的理想治理。 5. 徒卜升平万万年:徒,仅仅;卜,预测;升平,太平盛世;万万年,极言时间长久。这句意为仅能预测未来能够维持长久的太平盛世。
去完善
赏析
《丈人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元妃一同探访仙境的情景。首联“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点明了诗人和元妃对仙境的向往之情,表达了他们共同攀登灵山寻找真仙的愿望。颔联“当时信有壶中景,惟惭未致华胥理”则传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坚信,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华胥理想的愧疚。尾联“徒卜升平万万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景,希望国泰民安、万世长青。全诗意境优美,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丈人观》是徐氏所作的一首诗。据历史记载,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作者徐氏,虽然生平事迹并无详细记载,但通过她的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关注社会现实、热爱生活的人。在《丈人观》这首诗中,她以对丈人观的描绘,展示了当时的建筑艺术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在唐代贞观年间,由于社会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宫廷诗人的华丽之作,也有民间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如徐氏这样的女性诗人,她们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为当时的社会文化增添了一抹柔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