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诗
家内平安报尔知,田园岁入有馀资。丝毫不用南中物,好作清官答圣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家里一切都平安,我会告诉你,我们的田产每年都有盈余。我们不需要南方的任何东西,我们要做好官员的职责来报答圣上的恩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家内平安报尔知:表达家中生活安稳,请在外游子安心。
2. 田园岁入有馀资:指依靠农耕可以自给自足并有剩余。
3. 南中物:指南方地区出产的物品,如茶叶、瓷器等。
4. 清官答圣时:意指做一个清廉的官员来报答皇帝的恩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文人墨客间的唱和之作,诗意简单明了,旨在表达对家人安好、家境富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国家盛世的祝愿。全诗四句,按照正常顺序解读如下:首先诗人表达了家中生活平静安宁的消息,让收信人知晓;接着描述了家中的田产收入充足,丰饶有余;然后强调在富足的生活中,完全不需要南方的物品,显示了家庭的独立和自给自足;最后表示,这样的生活正是对国家盛世的最好回应。整体上这首诗呈现了一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念,并且透露出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下,家庭幸福生活的情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子诗》是南朝梁代著名诗人徐陵(507年-583年)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创作于公元550年左右,当时正值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百姓生活困苦。徐陵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在文学、史学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他年轻时曾担任朝廷官员,后来因战乱流亡江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这首《寄子诗》正是徐陵在战乱岁月中,写给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在动荡的年代里能够自立自强,修身齐家,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