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州阳平化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探寻真实的仙境,我们来到了阳平。这里的水面宽广,波光粼粼;山势峻峭,气象清新。庄严的大殿里供奉着孙氏的塑像,古老的石碑上依稀可见历代禅师的名讳。夜晚,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在道场举行仪式,松涛阵阵,磬声悠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彭州阳平化:彭州,今四川省彭州市;阳平化,指彭州的阳平观,道观名。
2. 寻真游胜境,巡礼到阳平:寻真,寻找道教的真谛;胜境,美好的境地;巡礼,巡视礼拜。
3. 水远波澜碧,山高气象清:描述阳平化的自然环境,山高水远,风光秀丽。
4. 殿严孙氏貌,碑暗系师名:孙氏,指古代著名道士孙思邈;碑暗,指碑文已经模糊不清;系师,即道教师傅。
5. 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夜月,夜晚的月光;登坛醮,在祭坛上举行斋醮仪式;松风,松树间吹过的风;森,繁密的样子;磬声,击磬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游览彭州阳平化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了此次游历的目的地——阳平化,并强调了其美好的自然景观;颔联通过描述水波荡漾的碧水与高峻巍峨的山峰,展现了阳平化的清净景色;颈联则介绍了寺庙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包括孙氏的雕像和系师的名碑;尾联则以夜晚月色的照耀和松风的吹拂为背景,描绘了僧侣们举行祭祀仪式的景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清幽而庄重的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彭州阳平化》是晚唐诗人徐氏的一首古体诗。据载,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的唐代晚期。此时正是唐朝国势逐渐衰微的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在如此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徐氏作为一个女子,深知生活在民间的艰辛。她通过与高僧智玄交往,目睹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智慧,受到了很大的启示。因此,她在诗中将佛法的精神与人间的痛苦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她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关切。
这首诗既是对人生苦难的感叹,也是对高僧智慧的赞美。通过描绘破败寺庙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和对民众困苦生活的同情。同时,她也希望借助佛法的智慧,为世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