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斋偶书

标题包含
西斋偶书
祖录忘筌后,丹鑪住火时。 浮生更无事,燕坐复何思。 暖日移棋局,寒风促酒巵。 世间安乐法,不独浄名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祖先记载的方法失去效用之后,炼丹炉的火也慢慢熄灭。 生活中不再有纷繁的事务,静坐时常感到内心平静无波澜。 暖和的日子中移动棋局,寒风吹过时加快斟酒的节奏。 世间能获得快乐的方法,并不只是禅宗或净名宗的智慧所独有。
去完善
释义
1. 祖录:指禅宗以心传心的传统记录。 2. 忘筌:这里指忘记事物来源的意思。 3. 丹炉:炼丹的器具。 4. 住火:停止炼丹之火。 5. 燕坐:安然地静坐。 6. 暖日:温暖的太阳。 7. 移棋局:移动棋盘。 8. 促酒巵:倒酒。 9. 安乐法:使人快乐的方法。 10. 浄名:佛家语,意指舍弃世俗名利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展示了闲适的田园生活,以及淡泊名利的超然境界。 首联“祖录忘筌后,丹炉住火时”,暗示了诗人已经抛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过上了宁静的隐居生活。“忘筌”出自《庄子·外物》,意为忘掉捉鱼的筌(工具),寓意不再追求名利。“丹炉住火”则比喻放弃世俗的热闹和纷争。 颔联“浮生更无事,燕坐复何思”,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心境。“浮生”意为短暂的人生,诗人表示自己对世事已无牵挂。“燕坐”指悠闲地坐着,表示诗人心境平和,无所忧虑。 颈联“暖日移棋局,寒风促酒巵”,描绘了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下棋消遣,在寒冷的季节里享受美酒,过着闲适的生活。 尾联“世间安乐法,不独浄名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与世无争、安然自乐的生活的珍视。他认为这是一种人生的至乐,并非只有佛教徒才能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斋偶书》是宋代著名文人张方平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95年左右。此时正值北宋初期,历经五代十国战乱后的社会开始逐渐安定。然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张方平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年轻时曾参与科考并高中进士,入朝为官。他在朝廷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公正廉洁,颇受百姓和皇帝的赞誉。然而,他亦面临诸多困扰:一方面要应对复杂的政治斗争,另一方面还要平衡家族内部的各种琐事。 在这首《西斋偶书》中,张方平通过描述自己的日常起居,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事务的忧虑。诗句“草色花香今古同,青楼曲槛水绕空”描绘出美好的自然景色,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浮云不碍青山路,小劫须更万古风”则传达出他对时事的思考,以及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独到见解。 总的来说,这首《西斋偶书》反映了北宋初期社会风貌和个人生活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张方平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品质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