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朴传
世主英威动九阳,高贤事业出岩廊。
何须梦卜疑千古,灼见云雷定四方。
小国霸图微管葛,当时人杰自萧张。
不终制作成遗恨,律准今犹在太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领导英明果敢,功勋卓著;高人智慧才能,出类拔萃。
无需疑虑千年的梦想和预兆,只需要看破云端的雷声便知天下大势。
弱国的霸业如管仲、诸葛亮般英雄辈出,当时的杰出人才如同萧何、张良一样优秀。
可惜伟业未竟成为遗憾,而规章制度至今仍然保留在国家机构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世主:当世的君主。
2. 英威:英明的威势。
3. 九阳:指极高的天空。
4. 高贤:品德高尚的人。
5. 岩廊:宫殿的别称。
6. 梦卜:《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曾言:“凤鸟至,河出图,吾已矣夫!”后世遂以梦凤、河图等比喻盛世圣贤出现。
7. 灼见:明确地看到。
8. 云雷:古人认为云是阳气上升的结果,雷是阴气下降所致,所以云雷代表了阴阳之道,能预测风雨。
9. 小国霸图:意谓诸侯小国称霸的意图。
10. 微:无,没有。
11. 管葛:管仲、诸葛亮。
12. 萧张:萧何、张良。
13. 不终制作成遗恨:谓壮志未酬而抱憾终身。
14. 律准:古代乐律名器。
15. 太常:周代设立的一种官职,负责祭祀礼仪。这里指的是朝廷官署。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历史人物王朴的诗歌,诗中描绘了王朴的英威和智慧。首先,“世主英威动九阳,高贤事业出岩廊”描述了王朴的威仪和成就,他的事迹如同阳光一样照耀着人间,他的才华和能力让他成为一位令人敬仰的高贤。
然后,“何须梦卜疑千古,灼见云雷定四方”表明了王朴的智慧和远见,他的决策如同占卜般准确,能够预见未来,安定四方。他的智慧足以让世人千古传颂,无需怀疑。
接下来的两句“小国霸图微管葛,当时人杰自萧张”则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如管仲、诸葛、萧何、张良等人,这些人都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功绩,而王朴正是他们那样的杰出人物。
最后,“不终制作成遗恨,律准今犹在太常”表达的是虽然王朴未能完成自己的全部抱负,但他的成就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就像古代的律法,虽然已经过时,但它的精神和准则却依然影响着后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王朴传》这首诗,出自于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张方平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仁宗时期(960-1022年)。在这个阶段,北宋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人阶层逐渐崛起,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迅速。
张方平在仁宗时期的生活历经起伏,他曾在朝为官,但因直言不讳而多次受到贬谪。然而,正是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人物有着更深的理解和同情,也为他的诗篇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王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在后周时期担任宰相,后因战乱而死。张方平通过对王朴事迹的了解,深感叹服其在国家危亡时刻的忠诚担当,因此写下这首《读王朴传》来表达对这位先贤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