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邢山人思齐
夜凉风月静,庭幽松桧阴。
羽人江外来,为我开素琴。
上清通灏气,太古传遗音。
逍遥得天和,虚寂还真心。
更调三乐曲,无惜一巵深。
胡然忧世患,慨叹伤灵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晚的凉风吹着风月,庭院里幽静的松树和桧树投下阴影。来自远方的仙人,为我打开一把素色的古琴。那音乐像是来自天外的气息,流传自远古的时代。我在其中感受到逍遥自在的天性和虚寂之中透露出的真实的心。
我为这三首曲子感动,不介意喝上一杯深酒。然而面对世界的忧虑,我还是会感慨万分,刺痛我的内心。
去完善
释义
1. 赠:赠送;
2. 邢山人思齐:邢山,今山西省境内;思齐,其人名;
3. 夜凉风月静:夜晚,凉风轻拂,月光柔和静谧;
4. 庭幽松桧阴:庭院清幽,松树与桧树形成的树荫浓密;
5. 羽人:指神仙或者道家人物;
6. 上清:道家术语,指道教修炼的至高境界;
7. 通灏气:沟通天地元气;
8. 太古传遗音:古代的传承乐声;
9. 逍遥:自由,无所拘束;
10. 天和:自然的和谐;
11. 虚寂:清静无为;
12. 真心:真实的内心;
13. 更调三乐曲:更换三种曲子演奏;
14. 无惜一巵深:不介意喝酒喝得尽兴;
15. 胡然:何故;
16. 忧世患:担忧世界的问题和苦难;
17. 慨叹:感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月下弹琴、谈论人生哲理的情景。首联写夜晚的凉风和月光使庭院显得格外宁静,而幽静的庭中松树和桧树投下浓郁的阴影。颔联提到仙人般的友人为诗人打开一把古老的素琴。接下来的两联描述了音乐的动听和传递出的远古气息,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随着音乐的节奏,人们感到自然而然的天人和虚寂的内心世界。诗人在尾联感慨世事无常,痛惜心中的悲怆。整首诗既有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深入内心的音乐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界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邢山人思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95年左右。此时正值北宋初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诗人在这一时期生活顺遂,历任地方官员和中央大臣,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张方平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记录下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密切,相互之间常有诗歌唱和。张方平与邢山人思齐交情颇深,这首《赠邢山人思齐》便是他写给思齐的一首诗。诗中以月、花、鸟等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