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成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
何事高前烈,忘身卫至尊。
平生彤管在,忧国玉刀存。
一惠彰柔德,深衷忆善言。
凄凉金殿月,还照给孤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人如此激动?愿意舍弃生命保卫至高无上的皇帝。一生都在研究古代的法规和制度,怀揣忧虑祖国的心情保留了一把玉制的佩刀。瞬间表现出温柔的性格,心中充满了对善良言语的回忆。清凉的金殿月亮照亮了孤儿院,也照射出内心深处的凄苦。
去完善
释义
1.何事高前烈:何事,为什么;高前烈,此处指皇后温成,本名朱堂。
2.忘身卫至尊:忘身,不顾个人生死;卫至尊,保卫皇帝。
3.平生彤管在: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竹管,此处借指皇后生前关心国家大事;在,存在。
4.忧国玉刀存:玉刀,锋利的兵器,此处比喻皇后辅佐皇帝治国的能力;存,留存。
5.一惠彰柔德:一惠,即佛教中救度众生的大恩;彰,彰显;柔德,温和的品德。
6.深衷忆善言:深衷,深厚的感情;善言,有益的教诲。
7.凄凉金殿月:金殿,宫殿;月,月光。
8.还照给孤园:还照,依然照耀;给孤园,供养孤儿的园林,此处指皇后的墓地。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温成皇后的形象与精神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这位女性生命中的高贵、坚毅和仁爱。诗人通过对她的赞扬,传达了人们对于她身上所体现的无私精神的敬意。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在皇家宫廷中发光发热,尽管人生无常,但她的光辉仍然照耀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057年,北宋著名文人张方平写下了《温成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这一千古传颂的诗篇。此时,距离宋仁宗赵祯病逝刚刚过去了九年,他的第二位皇后温成皇后逝世,引起了朝野的悲痛。身为宋朝官员的张方平深受触动,于是以诗歌的形式悼念这位悲剧性的女性。
温成皇后是宋仁宗的爱妃,在宫里受到皇帝的宠爱,但因此也招来了其他嫔妃的妒忌和不满。在后宫的斗争中,她最终选择了忍气吞声,但在去世时仍然留下了无尽的哀伤。这也是张方平在诗中表达出来的情感。
在那个时期,宋王朝已经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国家繁荣昌盛,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然而,在这个看似和平的表面之下,宫廷内部的斗争和权力争夺却从未停止过。张方平作为一个文人,无法改变这个现实,但他却以诗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深深关切和对无辜生命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