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客入洛

标题包含
送客入洛
高歌弹铗酒盈钟,壮士何须叹道穷。 客路岁阑天又雪,旗亭醉别气如虹。 骥腾夷路思良御,帆破长波待便风。 今子方为采兰役,未宜去揖紫芝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尽情地唱歌、弹奏,让美酒满杯,勇敢的人不需要感叹道路的艰难。在这年关之际,冰雪覆盖了道路,我们在酒楼上告别,士气依然豪迈。骏马奔腾在平坦的大道上,期待着优秀的骑手;船只在辽阔的海面上航行,等待顺风的到来。现在你正为了寻找兰花而努力,还不适合离开并向那拥有紫色灵芝的老者致敬。
去完善
释义
1. 送客入洛:诗题。洛,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2. 高歌弹铗酒盈钟:高声歌唱,弹击着剑把,饮酒满杯。铗,剑把。钟,酒杯。 3. 壮士何须叹道穷:英勇的人不必因处境艰难而叹息。道穷,道路走到尽头,比喻困境。 4. 客路岁阑天又雪:旅行在外,年底时又遇到了下雪的天气。岁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5. 旗亭醉别气如虹:在酒店里喝醉告别,气宇轩昂如彩虹。旗亭,酒店。 6. 骥腾夷路思良御:千里马驰骋在平坦的大路上,盼望着有好的驾驭者。骥,千里马。腾,奔跑。夷路,平坦的大路。良御,优秀的驾驭者。 7. 帆破长波待便风:船在宽阔的江面上航行,等待着顺风的机会。帆破长波,形容船在宽广的江面上行进。便风,顺风。 8. 今子方为采兰役:你现在正为采摘兰花而忙碌。子方,你的尊称。采兰役,指为采摘兰花而忙碌。 9. 未宜去揖紫芝翁:现在还不适合去拜访那位隐居山林的老者。揖,拜见。紫芝翁,指隐居山林的高人。
去完善
赏析
《送客入洛》是北宋诗人张方平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壮士的离别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高歌弹铗酒盈钟,壮士何须叹道穷”,诗人用“高歌弹铗”的形象描绘出壮士的豪放之气,强调壮士不应该在道路艰难时叹息命运的穷困。这里的“壮士”既是诗人朋友的精神象征,也是诗人自己的一种自我勉励。 颔联“客路岁阑天又雪,旗亭醉别气如虹”,描述了送别时的环境:年终岁尾,风雪漫天。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朋友在酒楼上痛饮告别,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和豪迈之气。 颈联“骥腾夷路思良御,帆破长波待便风”,诗人借用骐骥奔腾、帆船破浪的意象,表达了朋友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愿意在未来的日子里为朋友提供帮助和支持。 尾联“今子方为采兰役,未宜去揖紫芝翁”,则是对朋友的劝勉和期待。诗人认为,朋友现在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轻易放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奔放,既有豪放的送别之情,又有深切的劝勉之意。诗人通过对友人的送别,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客入洛》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古诗,出自北宋著名文人张方平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49年,正值北宋仁宗时期。在这个阶段,张方平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然而,由于他性格耿直,直言不讳,屡次遭受权臣排挤。这使得他在官场生涯中屡遭挫折。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北宋王朝逐渐步入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统治者对文人士大夫的猜忌和打压使得政治环境颇为险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以诗歌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送客入洛》正是张方平在送别友人时,抒发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沉浮的不满之作。通过对离别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人世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