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潜
尝谓君才似武侯,草庐牢落卧龙愁。
天公不念苍生故,元叔堪怜郡吏休。
蒿野已埋经国策,岩廓谁是富民侯。
朝廷今始思英俊,不见庖丁刃一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人把你比作诸葛武侯,但你却像卧龙一样困在茅庐中无法施展才能。苍生的苦难没有得到上天的关注,但你知道吗,元叔因为同情百姓而辞去官职。那些好的治国之策已经如同废弃在路边的杂草,谁能成为富国强民的国之栋梁呢?现在朝廷开始寻求有才之人,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如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地应对呢?
去完善
释义
《哭刘潜》:刘潜是宋真宗时期的一名忠臣,因直言劝谏而受贬。诗人为他鸣不平而作此诗。
1. 武侯:指诸葛亮。这里以诸葛亮比喻刘潜的才能。
2. 草庐牢落:暗含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这里用来形容刘潜在民间不受重视的状况。
3. 元叔:即袁盎,西汉官员,曾任太常、郎中令等职位。他刚正不阿,屡次冒死直谏,受到世人的尊敬。这里用他的故事来表达对刘潜的同情。
4. 郡吏休:表示对刘潜辞官归隐的决定的理解与惋惜。
5. 蒿野已埋经国策:比喻刘潜在民间的贡献被埋没。
6. 岩廓谁是富民侯:讽刺朝廷中无人能够担起国家的重任,成为人民的楷模。
7. 庖丁刃一投:典出《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寓言,寓意当政者应善于用人,充分发挥其才干。
去完善
赏析
《哭刘潜》是一首悼念友人并抒发人才浪费的诗歌。诗人将刘潜比作诸葛亮,他的才华足以辅佐君王,但一生却郁郁不得志。天公的不公和对苍生的冷漠使得刘潜在地方任职终老。他曾经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但却无法施展。如今朝廷开始思贤若渴,却已经看不到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物的身影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刘潜》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张方平为悼念好友刘潜而创作的悼亡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49年,正值宋仁宗时期,当时的宋朝国力逐渐衰弱,官场腐败严重,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感到忧国忧民。
张方平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他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与刘潜的友谊深厚,刘潜在张方平的仕途上给予了很多帮助。然而,刘潜在这一时期病逝,让张方平悲痛欲绝。因此,这首诗饱含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这一时期,张方平还关注着国家大事,对于朝廷内部的争斗和民生疾苦有深刻的体会。这使得他在创作诗歌时,能够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背景相结合,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