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赏

标题包含
幽赏
禅房裹花窠,静与水石会。 春禽更语默,夏日递明晦。 纷然众窍殊,趺坐凛无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禅房:佛教僧侣的居室。 花窠:花草丛生的地区。 静与水石会:安静地与水和石头融为一体。 语默:说话和沉默。 递明晦:交替出现光明和阴暗。 众窍殊:各种各样的声音。 趺坐:佛教徒盘腿静坐的姿势。
去完善
赏析
《幽赏》是南宋诗人叶适创作的一首描绘禅修境界的诗作。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禅宗的哲理和诗歌的艺术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净化心灵的意境。 首联“禅房裹花窠,静与水石会”,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禅修画面:寺庙里的花坛,宁静的氛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 颔联“春禽更语默,夏日递明晦”,通过春天鸟儿的鸣叫和沉默,以及夏日阳光的明亮与阴暗的变化,进一步表现了禅修环境中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颈联“纷然众窍殊,趺坐凛无对”,则揭示了禅修者在面对大自然纷繁复杂的现象时,要保持内心的冷静和清净,以实现心灵的升华。 整首诗以其精炼的笔触、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境地,领略到禅修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赏》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叶适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时期。 在这个时期,叶适在朝为官,担任翰林学士,并曾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积极提倡务实改革,颇有政绩。然而,由于他坚持抗金立场,遭到保守派的排挤,晚年被贬谪出京,客居他乡。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诗词歌赋的创作,表达他们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叶适作为其中的一员,以其独特的人文素养和诗人才情,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幽赏》,抒发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