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
屋舍如庠序,读书兼教文。
来兹望南岳,青似一重云。
步遶丛山小,城看隔水分。
欲知巡狩事,野老间能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房子如同学校一般,既能读书又能教授文化。
来到此地远望南岳,那青翠如同层层叠叠的云朵。
步子环绕着小小的山间,城市隔着一条水。
想知道皇帝巡查的事情,那些乡下的老人可能会知道一些。
去完善
释义
《岳麓书院》徐玑注释:
1. 岳麓书院:古代湖南长沙的一处著名书院。
2. 庠序:指学校。
3. 巡狩:周代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制度。
4. 野老:指年老的人。
5. 间能云:偶尔能够听说。
去完善
赏析
《岳麓书院》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一首描绘岳麓书院景象的诗歌。全诗通过对岳麓书院的描绘,展现了书院的人文气息和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对于书院巡狩往事的好奇与探索。
首联“屋舍如庠序,读书兼教文”描述了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以及书院的教育功能,强调其是一所传承文化和教育的学府。
颔联“来兹望南岳,青似一重云”通过描绘岳麓书院附近南岳衡山的景色,展示了书院周围的自然风光之美,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颈联“步遶丛山小,城看隔水分”进一步展现了岳麓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表明书院虽处山中,但仍然能够俯瞰城市,体现出书院的地理优势。
尾联“欲知巡狩事,野老间能云”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历史的兴趣,以及对了解昔日皇帝巡狩书院之事的热切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岳麓书院》是南宋著名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岳麓书院的优美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公元12世纪左右的南宋时期,战乱频繁,文人墨客们开始寻找心灵的寄托。这个时期,岳麓书院成为众多士子们求学、探讨学术的场所。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历经千年沧桑,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徐玑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生活在这个特殊时期,自然对岳麓书院有着特殊的情感。他曾在岳麓书院学习,与同窗好友们切磋学问,交流心得。因此,他笔下的岳麓书院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热忱。
在这首诗中,徐玑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技巧,通过描述岳麓书院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期盼。同时,他也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后人为民族复兴而努力拼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