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梦成

标题包含
梦成
向晚菱歌起,风平水不流。 鸳鸯两相逐,飞过采莲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菱歌唱起,水面平静无波。一对鸳鸯追逐嬉戏,从采莲船上空飞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徐玑(jī):南宋诗人。 2. 向晚:指临近晚上的时候。 3. 菱歌:采菱人所唱的歌。 4. 风平水不流:形容水面平静无波。 5. 鸳鸯:一种鸟类,雄鸟和雌鸟经常相伴出现。 6. 逐:追随,相伴。 7. 采莲舟:采莲人乘坐的小船。
去完善
赏析
《梦成》这首古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傍晚景象,歌声、风平、水流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中的“鸳鸯两相逐,飞过采莲舟”一句尤为生动,通过一对鸳鸯嬉戏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中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寓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诗意和画意的佳作,让人心旷神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徐玑的《梦成》是一首描绘梦境和现实之间联系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而作者徐玑则是一位文人雅士,擅长以诗言志,抒发自己的感慨。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徐玑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忧虑和无奈,但他仍然保持着一颗追求美好事物的赤子之心。他的诗歌既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又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梦境这一媒介,他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梦成》一诗中,徐玑通过对梦境的美好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期望。他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徐玑的《梦成》是在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际遇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梦境这一主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了读者,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