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

标题包含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
传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 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 旧隠寻芳芷,离怀对碧湘。 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 徐玑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获得书法心得,辛勤努力未曾忘记;以沙代墨正字形,挥剑起舞并非张扬;曾经隐居寻芳草,离别情怀面对绿水;心中时常忆君颜,远隔他乡又如何?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单丙文:指代文人墨客,此处可以理解为虚构的人名。 2. 归沅州:回归湖南地区。 3. 传得临池诀:在书法学习中得到了指导的秘诀。 4. 锥沙:指磨好的毛笔,这里形容书法技艺精湛。 5. 舞剑:此处意为练字或写字时挥毫泼墨。 6. 本非狂:意为自己练字时并非装疯卖傻,而是保持清醒理智的状态。 7. 旧隐:过去隐居的地方。 8. 寻芳芷:寻找芳草,比喻寻找美好事物。 9. 离怀:离别的心情。 10. 对碧湘:面对碧水湘水,喻指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告别。 11. 寸心:指代诚挚的情怀。 12. 长记面:长期记住对方的样子。 13. 不似隔他乡:即使远离也不会觉得彼此相隔遥远。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单丙文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诗中“传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表达了对友人勤奋学习的敬佩,以及对他精湛技艺的赞美。“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和严谨的作风。 接下来,“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两句,通过“芳芷”和“碧湘”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在离别之际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离去让诗人感到孤独和失落。 最后,“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则表明诗人与友人的心是紧密相连的,虽然两人相隔遥远,但彼此的感情并不会因此而疏远。整首诗以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而感人至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是南宋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初期,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时期。 此时,徐玑的生活并不如意,他科举失利,宦途坎坷,四处漂泊。这种境遇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离别之情和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他看到同样命运的好友单丙文要离开故乡去外地谋生时,心中百感交集,挥笔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生活困顿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和对于家乡故土的热爱。这正是徐玑在这首诗歌中所传达出的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